街舞是一種民間舞蹈,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黑人青少年,是美國黑人“嘻哈文化”(Hip-Hop)的組成部分。由于這種舞蹈出現(xiàn)在街頭、不拘于場地器械,所以稱為街舞,并且具有極強的參與性、表演性和競賽性。在逐漸的發(fā)展中,街舞青少年形成了一種共同的思想理念和行為方式,他們以街舞來張揚自我個性,展示青春的活力和激情,表達勇于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他們強調(diào)的是“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戰(zhàn)”的理念。
街舞在日韓的發(fā)展
隨著嘻哈文化在世界的普及,街舞也迅速傳遍世界。街舞成型之際就已傳入日本,并轉(zhuǎn)而傳入韓國。日本人創(chuàng)造并發(fā)展了許多新的街舞形式,比較注重其中的舞蹈性。而韓國人將街舞融入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造了極具民族特點的嘻哈變體文化:青春靚麗的歌舞組合,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簡單整齊的舞蹈,絢麗夸張的造型……這種文化自1997年開始風(fēng)靡*,被稱為“韓流”。日韓這種嘻哈變體文化形成對亞洲其他*強大的文化影響力。
街舞的種類
以動作為標準,街舞分兩大類:Hip-Hop和Breaking。
Breaking:技巧型街舞,要求舞者具有較高的力量、柔韌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屬于技巧較高的體育舞蹈,所以*為國內(nèi)青少年所喜愛。跳這種類型舞蹈的青少年叫做B-Boy/B-Girl。
20世紀80年代,被稱為“Hip-Hop之父”的DJ Kool Herc創(chuàng)造了B-Boy的概念,也就是Breaking Boy。每年,全世界的許多*都有一些為B-Boy們舉辦的比賽,較有名的是每年一度的BOTY(B-Boy of The Year)和在英國舉辦的B-BoyChampion,超過10個*的百名參賽選手會參加這樣的盛事。比賽的優(yōu)勝者很快就會聲名遠播,成為青少年的明星。
Hip-Hop:舞蹈型街舞,有Poping、Locking、Electric、Turbo、House等多種風(fēng)格。它們都不如Breaking那樣需要較高的技巧,但更要求舞者的動作協(xié)調(diào)性和舞感,以及肢體靈活性和控制力。好的Hip-Hop舞者同樣需要艱苦的練習(xí)。由于Hip-Hop Dance不如Breaking那樣技巧性強,也缺乏競賽性,以前沒有受到街舞愛好者足夠的重視,現(xiàn)在隨著舞蹈觀念的增強,這種情況得到了改變,甚至B-Boy也開始練習(xí)并出現(xiàn)了許多全能型的街舞好手。
街舞的沿革
以時代特色為標準,街舞可以分為Old School和New School兩類,前者為20世紀80年代的街舞風(fēng)格,后者產(chǎn)生于90年代,在音樂和動作上都有相當大的改觀。
Old School
Old School的音樂有非常快的節(jié)拍來配合Breaking的動作,而后隨著Hip-Hop音樂的演進,Hip-Hop的節(jié)奏變慢,Breaking動作便不適合了。因為如果在這種慢板的Hip-Hop音樂中作風(fēng)車或排腿之類的動作,會覺得一點爆發(fā)力都沒有甚至失去其舞感。此時Old School的舞蹈就開始分家了,那是在1986年左右。
電影《霹靂舞》
1992年初,一個叫做Mop Top(Elite Force)的黑人舞蹈團體(由Henry Link、Loose Joint、Buddha Stretch組成),發(fā)展出一種新風(fēng)格的Hip-Hop,一種“原地性的Hip-Hop”。它不像MC Hammer及Babby Brown時期的大動作、大范圍式的移動,更沒有霹靂舞中那些在類似體操的動作。它的獨特風(fēng)格在于注重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我們所謂的律動),重視身體上半身的律動及增加了許多手部的動作,不再像那些舊風(fēng)格的Hip-Hop重視大范圍的移動以及腳步的動作。隨后,邁克爾杰克遜的Remember The Time MTV中運用了Henry的這種新風(fēng)格的舞蹈,馬上就掀起了一股風(fēng)潮。后來馬麗亞凱利的Dreamlover歌曲MTV使用了更為豐富的New School舞蹈,這些舞蹈中夾雜著Locking(鎖舞)、Poping(機器舞)、Wave(電流)這些東西。當時人們很難去斷定這是什么樣的舞蹈,但是這卻是New School Hip-Hop發(fā)展史上很重要的一節(jié),它是全世界開始流行New School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