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Language Teaching 交際教學法在當代*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專題研討會
Resented by Professor Jack C. Richards Joleen Manning www. Professorjackrichards.com
主辦: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感想: 此時交際教學法的講座讓老師們獲益良多。講座主講Professor Richards 給教師們展開了為時三小時的交際教學法演講。教學法理論發(fā)展以來,經(jīng)歷了不同時期的變更,雖說各種教學法理論百花齊放,但每個時期所占主導的教學法仍有所不同。
70年代中期,交際教學法的范圍大大擴展。交際教學法將語言交際能力作為語言教學的目標,認為語言的基本功能是交往和交際;而語言的結(jié)構(gòu)則反映了其功能和交際用途。實際上,交際教學法承認語言與交際的相互依賴關系,在這兩者的相互依賴關系中,語言的主要功能包括7種: 1.工具功能:用語言獲取他物; 2.調(diào)節(jié)功能:用語言控制他人的行為; 3.互動功能:用語言與他人交往; 4.人際功能:用語言表達個人感情和意義; 5.啟發(fā)功能:用語言學習和發(fā)現(xiàn); 6.想象功能:用語言創(chuàng)造一個想象的世界; 7.表達功能:用語言交流信息。 這7種功能是交際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之一。講座中還提及交際教學法中的三個原則:一是交際原則,即課堂上設計的交際的活動應該以提高學習效果為前提;二是任務原則,即用語言來完成有意義的任務活動。教師可以提供詞匯或表達方面的提示,但全過程應由學生自己來完成;三是意義原則,即有意義的活動才可利于學習過程;這無疑給教師在設計課堂活動時提供了一個較易操縱的準則。
Professor Richards 的講座給予了語言教師們許多教學上的啟發(fā)。雖然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但以培養(yǎng)交際能力為目的(Goal of language teaching: to develop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以課堂互動為特點的任務型學習給予了交際教學法在各大教學理論中一個獨特的位置;面對語言基礎和年齡層次各異的學生,交際教學法同時也向語言教師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而這種思維導向下設計出的課堂互動型活動無疑是更易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的。
在交際教學法中,教師的角色除了教學與引導,還包括需求分析者、顧問和小組活動管理者;而交際教學中的學習者角色應該是自我學習過程和學習目標之間的協(xié)商者(negotiator),對課堂或他人的貢獻應該與他獲得的相等同,因而他是在相互依賴的情況下學習的。
教師在交際教學法中的作用:一是協(xié)調(diào)和加強所有學生之間以及這些學生與各種活動和篇章之間的交際過程;二是在教和學的小組活動中充當一個獨立的參加者。當然,作為資源的組織者,教師本人也充當一種資源,并具有適當?shù)闹R和能力 。第二,作為課堂過程和活動的向?qū)А?BR> 此外,教學材料也是影響課堂交際和語言使用的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學中,選擇適當?shù)慕滩囊彩墙浑H教學法所關注的問題。而對這一點的討論,對*的語言教師來說,更是有實際的指導意義。無論從學習者的社會和語言背景來看,還是從他們的個性和性格,*的英語學習者都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正如講座所提到的體現(xiàn)學習者差異的地方:language level, character, learning styl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ages).
以下是Professor Richards交際教學法中某些綱要的精彩節(jié)選: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methodology: Real communication focused on language learning Tolerance of errors (build up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hances to experiment Build up accuracy & fluency
Methods (activities): In Jig-saw Task Opinion sharing Gathering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transfer
Process-based Approach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task-based instruction
Product-based Approach ---text-based instruction ---competency-based instruction (CBI)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use language to acquire information use language to teach other subjects Contex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LIL Europe www. Teachingenglish.org.uk
Task-based instruction: two kinds of tasks pedagogical tasks real-world tasks P-P-P lesson format 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
令人感受的是,交際教學法從語言教學的目的,課堂活動的設計,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定義,以及教材的選擇方面都給予了語言教師指導與啟發(fā)。面對語言學習者多樣性的增加,交際教學法的思想將更利于教師課堂活動的設計,教學效果的強化,并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課堂的互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