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合作機構 > 資格考試培訓機構 > 心理培訓機構 >

東莞人力資源培訓網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資格考試培訓資訊 > 心理培訓資訊 > 向流程要效益流程決定結果

向流程要效益流程決定結果

日期:2004-03-31 00:00:00     瀏覽:272    來源:東莞人力資源培訓網
  幾乎全世界所有的商都把“流程管理”納入企業(yè)運作或生產管理這門課。其實,“流程”的概念已經今非昔比:它幾乎滲透了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客戶管理流程(比如每月客戶回訪制度、客戶盈利篩選步驟等)、產品研發(fā)流程(比如技術評估程序、新產品組合原則、產品上市策劃等)、服務管理流程(建立服務感知、投訴處理流程等)、人力資本流程(錄用和提拔程序、知識管理流程等)、財務管理流程(預算管理程序、財務信息披露程序、風險控制步驟等)……事實上,任何一項戰(zhàn)略的實施都有其有形或無形、有意或無意的相應操作流程。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后期,很多學者開始把企業(yè)流程管理放到一個更廣泛的意義上來闡述。為了區(qū)別于生產管理課程中的“流程”概念,“業(yè)務流程”的說法開始流行。所謂“業(yè)務流程重組”正是基于這樣一個新的流程概念上產生的。

  資料表明,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世界500強中有70%以上的企業(yè)實施了業(yè)務流程重組(BPR),更有許多企業(yè)通過BPR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例如IBM信用卡公司通過業(yè)務流程改進,使信用卡發(fā)放周期由原來的7天縮減至4個小時,即提高生產能力100倍;柯達公司對新產品開發(fā)實施企業(yè)業(yè)務流程改進,結果把35毫米焦距一次性照相機從產品概念到產品生產所需要的開發(fā)時間縮減了50%;一家美國的礦業(yè)公司重組后實現了總收入增長30%,市場份額增長20%,成本壓縮12%以及工作周期縮短25天的佳績;歐洲一個零售組織將工作周期縮短了50%,并使生產率提高15%……

  客觀的說,從一開始BPR就以其思想的先進性和革命的徹底性吸引了許多企業(yè),成為歐美乃至世界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正視一個慘痛的事實,成功的背后是大量失敗的案例:

  1、1994年,CSC Index公司(錢皮時任該公司CEO)做了100個BPR項目的調查,結果是:67%的企業(yè)認為效果甚微或失敗,只有33%的企業(yè)認為BPR取得了較好的結果;

 ?。?、1995年,哈默承認:70%的BPR項目不僅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反而使事情變得更糟——他在《華爾街日報》的一次訪談中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錢皮在“Across the Board”雜志的一篇文章中道了歉。一直為外界了解很少的另外一位創(chuàng)始人托馬斯·達文波特則為《Fast Company》雜志創(chuàng)刊號撰寫了一篇帶有懺悔意味的封面文章。按照美國文章的直譯,這三位BPR泰斗在BPR上達成了一致意見:“革命性變化過熱,把‘人’的因素遺漏在外”。

  一時間,各種懷疑悄然滋生。1995年3月份的“Across the Board”雜志赫然刊出題為“重組:破滅的明燈?”的文章。1996年美國的“商業(yè)周刊”也發(fā)表了題為“重組循環(huán)”的質疑文章。

  面對觸目驚心的失敗率,理論界和企業(yè)界痛定思痛,進行了“BPR拯救行動”。

  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正是由于企業(yè)充分了解了導致BPR項目失敗的原因并進行認真分析總結之后,2002年重組企業(yè)的成功率獲得了極大的提高。美國專門從事管理變革研究的機構Prosci于2002年6月出版的《業(yè)務流程重組*實踐報告》顯示,2002年度全球來自53個*的327個實施BPR項目組織中,對BPR項目持改進期望的比例明顯高于1999年和1997年,54%的BPR項目參與者期望改進度超過30%,而且其中113位參與者將項目成果與設定的初始目標進行了比較,有73%左右的組織認為達到或超過了預期的目標。該研究表明,經過十多年,如今實施BPR項目的企業(yè)比以前更易獲得項目的成功!例如,*的海爾集團自1998年以來,通過業(yè)務流程重組和國際化戰(zhàn)略的實施,訂單響應速度和流程效率大幅提高。2002年海爾共接到40萬個訂單,數量同比大幅增加,但由于全部實現了網上訂貨,訂單處理的周期從原來的7天縮短到目前的1個小時;資金和原材料的周轉期從原來的36天縮短到10天以內。

(作者為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總裁)
來源:*企業(yè)家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