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普通話和粵語詞匯上的差異
廣州話的詞匯與普通話詞匯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如普通話說“肥皂”,廣州人卻說“番枧”,普通話說“下雨”,廣州人卻說“落雨”,普通話說“漂亮”,廣州人卻說“靚”。同一種事物或概念,但二者所使用的詞卻差別這么大。可見,詞語使用不當,盡管語音講得準確,人家還是聽不懂你說的是什么。
有一次,廣州某單位的梁同志出差到北京去,時值夏天。他走了幾條街之后,口渴得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冷飲部。他對售貨員說:“給我來兩根‘紅豆雪條’?!笔圬泦T說:“這里沒有‘雪條’。”老梁指著另一個買紅豆冰棍兒的人說:“那不就是‘紅豆雪條’嗎?”售貨員樂了,說:“這不叫‘雪條’,這叫‘冰棍兒’,夏天哪來的雪呀!”
老梁把“冰棍兒”叫做“雪條”,這是習慣用語。廣州地區(qū)常年不見雪,人們常常冰雪不分,把“冰淇琳”叫作“雪糕”,把“冰箱”叫作“雪柜”,也把“冰棍兒”叫“雪條”。
廣州話對事物的稱呼有許多跟普通話不一樣,造成差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由于地理環(huán)境或生活習慣的不同所造成的,如剛才舉過的冰雪不分就是一個例子。再如“洗澡”,廣州人說“沖涼”,這也是由于氣候與生活習慣所致。因為廣州天氣熱,而且熱的季節(jié)挺長,要把汗水洗掉,很自然就造出了“沖涼”這么個詞兒來了。還有的是由于粵方言保存古詞語比較多而造成的。如普通話的“翅膀”,廣州話說“翼”,這就是保存了古代詞。再如“吃”,廣州話叫“食”,“穿”,廣州話叫“著”,“走”,廣州話叫“行”,“喝”,廣州人說“飲”,“站”,廣州人說“企”,“商議”,廣州人說“斟”,“稀飯”,廣州人說“粥”,如此等等。廣州話的這些稱呼都是保留了古代的語詞。
另一個原因就是由于廣州地處祖國的南大門,對外貿(mào)易較早,較頻繁,與外國人接觸的機會多,因此,相對說來,廣州話受外來語特別是英語的影響較深,吸收了不少外來詞。比如,廣州人把“打球”說成“打波”,就是受英語ball(球)的影響。廣州人說普通話時必須把這些受外來語影響而形成的詞語改變過來,比如應該把“冷衫”說成“毛線衣”;把“朱古力”說成“巧克力”,把“士巴拿”說成“板手”,把“巴士”說成“公共汽車”,“的士”說成“出租小汽車”,如此等等。否則,北方人是無法聽懂的,也不符合普通話的詞匯規(guī)范。
標簽:談談普通話和粵語詞匯上的差異,談談普通話和粵語詞匯上的差異
更多關(guān)注:廣州山木培訓 http://xiutang13.cn/member/smp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