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揣摩別人的心思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內(nèi)心深處的所思和所想也是不盡相同的。在人際交往中,要想讓別人放棄自己的堅持而認同你的觀點,就必須先攻克對方內(nèi)心世界的碉堡,這個時候需要你揣摩對方的內(nèi)心,從對方得意處進行互動,讓對方心甘情愿地為你效勞。
歷史上,隋朝有名的大臣封倫就是一位特別善于揣測人心的高手。封倫在隋朝覆滅后,歸順了唐朝。成為唐朝臣子的他有一次跟隨唐高祖李淵微服私訪,在途中經(jīng)過秦始皇的墓地驪山,看著這座曾經(jīng)氣勢恢宏、綿延不斷、風姿卓絕、珍寶遍地的陵園在楚漢之爭后被破壞殆盡,徒留下一地殘磚碎瓦,冷冷清清,李淵不禁感慨道:“千古一帝王,耗盡了*財力和萬千百姓的汗水,如此大規(guī)模地修建陵園,有什么意義!”
候在一旁的封倫聽到李淵的話,頓時明白這位君王并不贊成大規(guī)模的厚葬。曾經(jīng)以自家建筑奢侈而自鳴得意的封倫聞言立刻迎合道:“自古以來上行下效,一代影響一代。自從秦漢兩個朝代的帝王將相實行厚葬,上至朝中大小官員,下至坊間黎民百姓紛紛效仿,墳?zāi)估锫裣轮T多珍奇異寶,到*往往落到了盜墓賊的手中。如果一個人死后無自知,厚葬豈不是白白地浪費嗎?如果人死后有自知,知道豐厚的葬品被后人挖掘一空,難道就不痛心嗎?”
封倫的話說到了李淵的心坎兒上,他對封倫大加贊賞,自此昭告天下:“從今以后,我朝自上而下,實行薄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