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wǎng)合作機構 > 設計軟件培訓機構 > Flash培訓機構 >

東莞設計培訓網(wǎng)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設計軟件培訓資訊 > Flash培訓資訊 > Flash中變色背景的實現(xiàn)技巧

Flash中變色背景的實現(xiàn)技巧

日期:2005-12-24 00:00:00     瀏覽:294    來源:東莞設計培訓網(wǎng)
效果簡介:

  本例巧妙地運用Flash中顏色對象、幀與標簽的跳轉技巧以及函數(shù)的創(chuàng)建方法。本例的效果演示也很有意思:只要輕輕滑一下鼠標,動畫的背景就變了色;如果跳轉到變色背景的點擊模式下,就可以點擊鼠標改變背景的顏色了。好了,下面就讓我們動手設計吧。

設計元件:

  1.打開打開Flash MX 2004,如圖1所示新建一個Flash文檔。按快捷鍵Ctrl+F3打開“屬性”面板,如圖2所示單擊“文檔屬性”按鈕打開“文檔屬性”面板(快捷鍵Ctrl+J),設置場景大小為255px x 255px,背景色為黑色,幀頻為12fps。

  

圖1 ,圖2

  2.在制作之前先了解主場景中層與幀的結構,如圖3所示。這樣便于以后的設計。

  

圖3, 圖4

  3.點選“矩形工具”,并禁用“筆觸顏色”,如圖4所示。按著Shift鍵,同時用鼠標左鍵在場景中拉出一個的矩形。點選繪制好的矩形,如圖5所示設置“屬性”面板,使其正好覆蓋住整個場景。

圖5

  技巧:按快捷鍵Ctrl+K打開“排列”面板,點選“相對舞臺”按鈕,再點選場景中的矩形,單擊面板中的按鈕即可讓物體快速和場景對齊。上一步驟,可以通過單擊面板中的“匹配高度和寬度”、“左對齊”、“上對齊”三個按鈕完成。

  使用“排列”面板可以便捷的對物體進行對齊等操作,希望讀者能牢記Ctrl+K這個快捷鍵。

  4.轉換場景中的矩形為影片剪輯元件。點選剛繪制好的矩形,按F8鍵,在彈出的“轉換為元件”面板里點選“影片剪輯”單選鈕,并命名為“矩形”。如圖6所示。

圖6

  5.點選場景中的“矩形”影片剪輯元件,實體名設置為mc。如圖7所示。

圖7

  6.按快捷鍵Ctrl+F8新建一個名為“移動變色”的按鈕元件。在“移動變色”元件的編輯場景中,點選“文本工具”,在Up幀中寫下“移動模式”四個字,字的顏色為黃色。點選Hit幀,按F6鍵插入一個關鍵幀。點選“矩形工具”,畫一個矩形使其覆蓋住Hit幀里的文字。

  注意:如果不在Hit幀里設置點選區(qū)域,則會默認以文字為點選區(qū)域,導致不易點中按鈕。有些文字按鈕不容易點擊到就是這個原因。

  7.按快捷鍵Ctrl+L打開“庫”面板,右鍵單擊“點擊變色”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點選“復制”命令。在彈出的“元件副本”面板里輸入“點擊變色”,如圖8所示。接著把“點擊變色”按鈕里“移動”二字改成“點擊”,其它設置不變。

圖8

設計場景:

  1.雙擊“時間軸”面板中“圖層1”的名字,改層的名字為“背景”。點選場景中的“矩形”元件,按F9打開“動作”面板,并輸入如下代碼:

// 移動鼠標執(zhí)行動作
onClipEvent (mouseMove) {
    // 把鼠標的當前位置的X坐標值附值給影片的紅色參數(shù)
    _root.r = _root._xmouse;
    // 把鼠標的當前位置的Y坐標值附值給影片的綠色參數(shù)
    _root.b = _root._ymouse;
    _root.g = _root._xmouse+_root._ymouse;
    // 調(diào)用mcColor()函數(shù)
    _root.mcColor(); 
}

  2.點選“背景”層的第3幀按F6鍵插入一個關鍵幀。右鍵單擊第3幀中“矩形”元件,按F9鍵打開“動作”面板,把動作onClipEvent中的事件“mouseMove”改成“mouseDown”。

  3.單擊“時間軸”面板中的“插入圖層”按鈕新增一層并修改層的名字為“跳轉”。點選該層第1幀,在場景的左上角寫下“請點擊你的鼠標”幾個字。按快捷鍵Ctrl+L打開“庫”面板,把庫中的“點擊變色”按鈕拖拽到場景的右下角。如圖9所示。

圖9

  4.點選“跳轉”層的第3幀,按F6鍵插入一個關鍵幀。在“屬性”面板中把該幀命令為“l(fā)able”,如圖10所示。把該幀場景左上角的文字換成“請點擊你的鼠標”,再把右下角的“點擊變色”按鈕替換成“移動變色”按鈕。

圖10

  5.點選“點擊變色”按鈕,按F9鍵打開“動作”面板,輸入如下代碼。

// 單擊鼠標左鍵并松開后觸發(fā)事件
on (release) {
    // 跳轉到“l(fā)abel”標簽
    gotoAndStop ("label");
}

  6.點選“移動變色”按鈕,按F9鍵打開“動作”面板,輸入如下代碼。

on (release) {
    // 跳轉到第1幀
    gotoAndStop (1);
}

  7.單擊“時間軸”面板中的“插入圖層”按鈕(圖標7)新增一層并修改層的名字為“代碼”。點選該層第1幀,按F9鍵打開“動作”面板,輸入如下代碼。

// 新建一個Color對象
changeColor = new Color(mc);
// 初始化“背景”元件的顏色參數(shù)
r = 0;
g = 0;
b = 0;
// 創(chuàng)建mcColor()函數(shù)
function mcColor () {
    // setRGB()函數(shù)設置影片的顏色值,“()”內(nèi)重新設置影片的顏色屬性
    changeColor.setRGB(r << 16 | g << 8 | b);
}
stop ();

  好了,效果到這里就完成了。按快捷鍵Ctrl+Enter測試一下效果吧。認真完成該效果并完全理解效果中代碼的作用后,再設計別與顏色相關的效果就很容易了。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