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記》讓我們明白溫暖、完美、信任、尊嚴、堅強;讓我們明白,怎么保持自我;讓我們明白,要好好去愛、好好生活。下面就來說說讀《安妮日記》有感,大家千萬別錯過。 ?
?
安妮一家都是猶太人,二戰(zhàn)期間為了躲避納粹的逮捕,他們在密室里整整躲了兩年多。在這兩年里,安妮在她的日記“吉蒂”中記錄了她的心路歷程和這兩年里的點點滴滴。 ?
從安妮的文字中不難看出,她雖然年輕,但思想成熟,性格樂觀,明辨是非。我讀《安妮日記》這本書是因為阿姆斯特丹有一個叫“安妮之家”的博物館。 ?
這個博物館因《安妮日記》而聞名,我也因此好奇而開始讀這本書。 ?
從前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本書通過安妮一家的結局反映了當時黑暗的二戰(zhàn)歷史。直到現在讀到“安妮一家的最終結局”,都讓人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
《安妮日記》記錄了他們在密室里的日常生活,還有這些人的情緒變化,以及她對生活的惶恐和希望。 ?
文字生動活潑,仿佛能在閱讀過程中清楚地看到了一部現場拍攝的電影。 ?
在看《安妮日記》之前,我不知道他們的結局會有多悲慘。安妮一遍又一遍地寫道:“戰(zhàn)爭可能會在年底結束,我們可能就會重獲自由?!? ?
每當我看到這些話,我都感到更加心痛。雖然她天生樂觀,但現實并不是她想要的。如果我不知道結局,我該如何像安妮一樣滿懷希望? ?
我期待安妮自由的那一天,我期待著有一天她會穿上一件漂亮的衣服,我期待著有一天她能暢快的呼吸到自由的空氣…… ?
在讀日記的整個過程中,我感到很復雜,很糾結。她似乎離自由越近,離她的悲慘命運也就越近。 ?
我無法想象被關進集中營是什么感受,她聰明、成熟、敏感、活潑,該如何面對納粹集中營里地獄般的毀滅呢? ?
德國在宣布投降時安妮已經死了一周,她最終沒有堅持到*,沒有看到自由的曙光。 ?
二戰(zhàn)后,只有安妮的父親活了下來,但此時的父親心里是多么的痛苦,曾經為了保護妻子和女兒,他從德國搬到了阿姆斯特丹,然后和家人一起搬進了密室,但是所有的努力最終都被殘酷的戰(zhàn)爭打破了。 ?
當他拿到《安妮日記》時,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閱讀去了解心愛女兒的心路歷程? ?
我很久沒有讀過像《安妮日記》這樣讓我很心痛的書了,愿世界和平,愿無人因戰(zhàn)爭顛沛流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