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奉三祖師留下的戳腳文趟子拳*的特點是講勁路,所謂勁路就是拳術(包括兵器)在練用時的發(fā)力方式。胡星五先生傳授拳法時,常言傳身教、直示勁路特點。
一、手法勁路特點
文趟子拳以八手為基本手法。既推、提、綿、轉、貼、穿、纏、展。這八種手法涵蓋了手上功夫的八種勁力,在實際拳法中手上的方法就較多了,有拳上的、有掌上的、還有手指上的。在用法上也是劈、砸、抓、崩、擒拿、點穴、摔等等技法隨機靈動。若認為文趟子拳就有八手,那就錯了,說明認為者根本就沒練過文趟子拳。凡練過母拳三十二式的人,都可體會到其中的拳法變化。文趟子八手實際上是手法的八種勁路,以八種方式綜合體現了文趟子拳的手上功夫。一種手法是一種用勁的方式,八種含著八種基本的用勁方式。在練習時,八手也是單操單練才會逐漸掌握,在拳路子中的八手顯現也不過是結合身、步、腿法在在瞬間發(fā)生而已。若用文字來描繪出八手的勁路,無疑于看書學游泳,既講不清也易搞錯。若只講幾句口訣也是文字文章,只是字面意思。若有意研究者,還請找一些跟胡星五先生學練過的人請教,可能沈陽幾個大公園里都有人在練吧。
這里著重介紹文趟子八手的勁力顯現(注意是顯現)特征。
1、出手用含纏。八手發(fā)出較為統(tǒng)一的勁力特點是含勁和纏勁。含勁是手不直發(fā),凡練過文趟子拳的人都知道,文趟子拳出手很少有直挺挺的勁,肘部常處于微屈狀態(tài),且雙肘不離肋(動態(tài)的)。外人看來,也覺得文趟子拳手上使不上勁。其實這是含勁。含勁的特點主要是收發(fā)自如,易于變換,在用法上是打實千斤力,打虛輕如毛。在與人交手時,碰到剛猛之拳勁,若無含勁就不易將其化解。
纏勁是手法發(fā)出均有纏轉之勁,是一種剛中綿、綿中剛的勁力。凡練過文趟子拳的如三十二式中的尋手順步,撥纏托點,玉環(huán)鴛鴦等拳式都明顯反映了手法上的這種纏勁。十二將手拳幾乎就是這種纏勁的專練套路。
2、收手用化綿。八手收回的勁路多用化勁和綿勁?;瘎攀侵甘址òl(fā)出后,以肘為支點的回彈勁。這種回彈勁好象用棍子擊打硬物后,棍子自然反彈以化解作用力的那種勁,但差別在于文趟子手法在發(fā)出后不管是否碰到硬物都自然回彈,這種勁完全是靠練習者用意識 控制的,也是文趟子拳手法上與其他拳種的差別所在。綿勁是指收手時軟中硬的狀態(tài),好象人掉在棉花包上時棉花包的那種勁,棉花好象被壓縮了,只要人一動,棉花的頂勁就出來了,是為發(fā)出新手法的暫緩.化綿勁在拳式中的截攔、雙撞、檸扭崩打等多式中多有顯示。
文趟子八手是胡奉三結合多種拳法要點,取其精華、精研而成。而且經過實戰(zhàn)應用,和八腿一樣是一生習武的心得總結。得授者,確宜精研細練。俗話說: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真正的練家見到文趟子八手常會在其中看到奧妙。如(潘清福等人)尤其是后學者切誤臨形繪影,簡單模仿實無大用。
二、腿法勁路特點
文趟子八腿與八手一樣,是指八種腿、腳勁力,也同樣不說明文趟子只有八種腿法,實際在拳法套路中就可看到掃樘腿、側蹬腿、撩腿、陰陽腿等有很多種非八腿的腿法表現。八腿指丁、踹、拐、點、蹶、錯、蹬、碾。其中;高、中、低、前、后、左、右都有明顯差異,勁路各腿勁都不一樣。八腿也同樣用文字難以描繪。著里僅介紹其顯現特征,以供觀察。
1、發(fā)腿如彈簧。文趟子八腿在發(fā)出時都帶有彈勁,發(fā)出時像彈簧一樣,也像橡皮筋。發(fā)出常帶收勁,常借助地面的反作用力來增強腿發(fā)出的力量。所以看到練文趟子拳的人,常能聽到腳與地面的作用聲,聲音咣胱的。明白文趟子拳的人可借助這種“咣咣”聲判斷練者功夫的深淺和是否到位。這種借地反作用力的勁就是彈勁。如丁、蹶、錯、蹬腿等都需這種勁。
2、腿踢連環(huán)。文趟子八腿可以互相串聯,這樣可以把勁力貫通起來。通常有單式腿法左右串聯,如連環(huán)蹶子腳,連環(huán)拐腿等。也可高低腿串聯,如點、蹬腳連環(huán),點、蹬腿連環(huán),蹶、錯腿連環(huán)等。這種腿法的勁力組合也是文趟子拳的獨特之處。無論是練勁還是應用,都可謂一舉多得。
3、踢樁助力。文趟子拳的腿法勁力訓練離不開踢樁。在踢樁時不僅強調勁力的猛沖,更講究踢樁后反作用力的應用,即借樁的反作用力迅速將身體彈回,有進攻和防守的雙重作用。這種踢樁方法踢的是活樁,在其它拳種中很少見。
八腿是八種練腿的勁力總稱,切記不是文趟子拳只有八腿。它們是胡奉三先生在戳腳短踢腳法的基礎上溶匯了其它門派練腿的特點而成的,是胡奉三的獨創(chuàng),也是文趟子拳的腿功根本。其實它在拳路子中基本保留了饒陽段氏傳得拳術風格和特點,三十二式和二十四式是代表性的套路。但八腿的練習根本不在拳路子中,這在過去是家傳之秘?,F在即使有很多人會這八腿,但真正能練出這八腿勁力的人實不多見。據說于伯謙先生練蹶子腳尚需一年半之久方可見功。若現在有人只練幾天、幾個月就精熟八腿的人,那定是“奇人”了。
三、戳腳文趟子拳的勁路訓練
戳腳文趟子拳的勁路訓練首先一定要站好樁,尤其是要練好八式站樁拳。樁功有周身通勁的作用,或者說有“練氣”的作用。某種固定的姿勢站久了可產生特殊功效。這不僅被戳腳文趟子拳所注重,各門派都非常注重。文趟子拳的虎步樁功是貫穿整個拳術體系(包括器械)的最基本功,是胡奉三先生獨創(chuàng)的。站此樁確有使力貫丹田,下流涌泉,上達背脊,周身圓融的功效。胡星五先生每練拳式時,他的虎步樁型常非常自然的顯現,見過他打拳的人都可明鑒。
八式站樁拳拳譜是:虎踞靜待(虎步樁)、順步引身、盤馬彎弓、倒步劈砸、閃步覷拳、盤旋搶拳、搶身托天、繞步捋打。這套樁功不是拳路子,是一套活動的樁法,一樁連一樁,每一樁都要站一定時間(因人而異),可反復操練。從這套樁法上看,似乎與文趟子拳不完全相關,而且有些樁法在文趟子拳中好像無用。其實這才是練內勁的單練樁功,目的是達到勁力的萌生和貫通協調,這是練勁力的有效功法。若不練這套樁功而想練胡氏“大槍”是相當費力的,而且也一定練不好,這主要是勁力沒有功底。在“梅花槍”的花槍槍路中,八式站樁拳的幾路樁法會自然顯現為步法,這時槍的勁力也會自然顯露出來。一看練槍下盤就可知是否練好了八式站樁拳,未練過的,多下盤虛浮,槍上無力。
此處八手和八腿的單操單練最重于平時自然化,如八手中的綿手、推手在洗衣服時都可練習。平時干活、走路甚至坐著、躺著時都可隨意習練順勁的手、腿功法,不一定要固定地點,固定時間特意練習。這樣生活化的練習方法不僅可以健身還可使勁力應用自然而然。胡星五先生騎自行車的姿勢就與別人不同,他握車把時兩個前臂是弧形的,兩肘略外掀,上身好像站樁的姿勢,很有特色。其實他騎車時就在練功。
另外文趟子拳的勁力不要練成死力,要練成巧力,并應多與拳式結合。在跑趟時(練拳路子)多注意勁力是否通暢,不要急于熟練,動作緩急并無死要求,更不要只求好看。人的身體不同,素質有異,有重拳的,有重腿的,有好剛,有好柔,宜根據自身特點來練。每個人打拳都不一樣,徒弟打拳若跟師傅一模一樣,那么那個徒弟一定無所成。胡星五先生就不喜歡別人完全模仿他,他主要看你是否用勁得當,只要得當,打的架勢再難看,他也認為對勁了。
再就要勤動腦,多琢磨,有些勁力應用上的變化全靠自己參悟,別人再教也得自己用順當了,并無死規(guī)矩。記得有一次,我向胡星五先生討教展手的勁力和應用,他讓我用力推他的前胸,并只在我胳膊上一滾,我當即就彈了出去。我用兩手使勁抓他上臂,他仍用前法順著我的一支胳膊上一滾,我即刻便從他家的地上騰起來坐到了炕上。我不服勁,又試,但使勁越大,彈得越遠。后來我回去想了幾天既懂了展手的勁力,也想到了化解這一勁力的方式。再與他試功時,我不但不使勁還順著他的勁轉動身體跑到了他身后,他當時哈哈大笑,說我忒會找竅門。所以說學習拳法和其它東西一樣要多動腦、多思考、多應用。
上面關于戳腳文趟子拳的勁路介紹或者能夠給它的愛好者和年輕習練者提供一些幫助,其中也有一些我個人的體會,僅供參考。
順便請教一下,有句俗諺這樣說到:聰明的師傅教傻徒弟,有時越教徒弟越傻;傻師傅教聰明的徒弟,有時越教徒弟越精明。我對其含義至今不能全解,請有能明者幫忙指教。其中好象與標點位置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