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是藝術的表現,能鍛煉大腦,鍛煉動手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糾結兒童學畫應該先學什么畫,下面小編來解讀下這個過程中你會遇到的8歲小孩子學畫先學什么好,七歲小孩學畫應學兒童畫還是學素描,十歲的孩子學畫什么樣的畫,孩子學畫是先學素描好,還是先學國畫?,孩子學繪畫先學什么好?,寶貝計畫:兒童學美術畫畫應先學什么,我們一直讓孩子按這個順序學畫畫,也許走反了,讓孩子學美術絕不僅是會畫畫,更重要的是這些(上)??等一些困惑!
1.8歲小孩子學畫先學什么好
如果以前什么畫都沒學過呢 就從線描開始練習 線描人物 動物 風景 然后可以畫些水粉畫 有一定興趣和基礎了 可以進行素描的教學 石膏幾何體 簡單靜物 什么的 簡單的人物速寫線描 慢寫 之類~ 如果喜歡國畫 也可以畫國畫
2.七歲小孩學畫應學兒童畫還是學素描
先兒童畫,培養(yǎng)一下興趣, 剛開始學素描是很枯燥無味會把小孩嚇到,更提不起興趣, 等大點到三*了可以開始培訓一些專業(yè)素描!
3.十歲的孩子學畫什么樣的畫
我今年高二.4歲開始學畫.10歲大概3.,4年級吧 嗯怎么說呢喜歡畫畫時間很幸福的事如果你的孩子是真想去畫畫 那挺不錯的.我想小時候嘛畫畫也是玩玩打打.也就是傳說中的兒童畫- -現在想起來 也是讓人珍惜的回憶吧小孩子嘛 壓力就別給太大開始就畫畫兒童畫畢竟是自己的童年嘛 想起來就挺感動的如果想進一步學習美術的話建議在五*或者*開始學習素描(或者記得有個什么'寫生班'之類的)素描學習或許相對比較枯燥因為讓小孩子一下子接受這樣的轉變可能有些突然這個就要看一家人的默契吧 呵呵如果堅持下去 真的會覺得 習畫和畫畫是很有趣的事 這樣*.*不管走不走藝術這條路學畫是有百益而無一害年幼到慢慢長大畫畫都可以作為見證更是種陪伴吧
4.孩子學畫是先學素描好,還是先學國畫?
如果真的確定孩子要學畫畫,那么素描重要,素描是西方畫法,是基礎,對物體,角度,透視,光影,比較真實。而國畫講究意境,比較大師之境,需要天天堅持,和對山,水生活的觀察很重要。需要一定的基礎。但如果學會了素描,相對于學其他的非常有幫助。現在藝術考試,素描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考試之一。
5.孩子學繪畫先學什么好?
孩子學繪畫先學什么好呢,下面峰峰老師談一下自己的心得和經驗。學素描是常規(guī)路線,考學專用有扎實的基本功無論什么畫“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先練素描,懂得明暗變化小孩子剛開始只要畫就可以了無論畫什么,先讓他找到感覺,喜歡上繪畫,才是精髓素描,練硬筆手法;國畫,練軟筆手法只要孩子愛上繪畫,他喜歡畫什么,就畫什么從素描開始,然后在從素描的基礎上學水彩,就是這么個步驟.這樣的順序是最正常的順序.
6.寶貝計畫:兒童學美術畫畫應先學什么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媽媽送4歲的孩子去學習畫畫,兩個月的學習之后,兒童學美術應先學什么,媽媽對孩子的畫作頗為不滿。媽媽心生疑惑,為什么老師不教孩子畫一些像模像樣的繪畫作品呢?兒童學美術應先學什么?兒童學畫畫的特點:從非“派”入門孩子筆下的繪畫作品,一眼看上去就是不講究什么技法的,看不出任何“畫理”、“畫法”,更別提什么透視、構圖等概念了,他們的畫作就是非“派”的。孩子們往往在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通常也不會按物體的實際比例進行描繪。孩子學畫畫,應該讓孩子從自己的興趣點入手,讓他自由地去發(fā)揮、去創(chuàng)作,如果設定了太多的條條框框,反而束縛了孩子的手腳,讓他們對畫畫失去興趣與激情。兒童學美術畫畫應先學什么?其實,教兒童學畫畫,不必按照常規(guī)的步驟一步一步去教。很多家長老師對兒童美術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往往喜歡用成年人的理解方法去教孩子。比如教孩子學簡筆畫、讓孩子照著畫、或者要求孩子畫得像......這些準則和方法,一方面,過早的限定了兒童的心智,使兒童的潛能得不到自由發(fā)揮。另一方面,這些條條框框的教學不利于兒童智力的開發(fā),會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作力。兒童學畫畫,應該結合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教孩子畫畫應該先從兒童自身的畫學起,順著兒童作畫過程的思維和造型點啟發(fā)和引導兒童學畫。在呵護童真,童趣,童心的基礎上幫助兒童去完善,去提高自己的畫畫水平。兒童學畫畫,創(chuàng)作的意義遠遠勝于臨摹!應該鼓勵孩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在構圖、色彩等方面都由自己去創(chuàng)作,這才是孩子畫畫的核心要素。兒童學美術畫畫應先學的特點就是自由、大膽、沒有章法,這是孩子的天性所致,現如今培養(yǎng)孩子的才藝都提倡興趣開發(fā),只有有了興趣,才能學習的動力與激情。所以在孩子學畫畫時別給他們設置太多的規(guī)定,請放手,讓他們去自由地發(fā)揮!1??|?S=????
7.我們一直讓孩子按這個順序學畫畫,也許走反了
01一直以來,我們認為孩子學畫畫應該是由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的過程。大部分老師也是這么教孩子的,從簡單的單一形象到復雜形象,從單純描繪到豐富表達。這看來天經地義,沒什么不對。然而我在教學探索和深入思考的過程中發(fā)現,這看似天經地義的過程也許在某些方面走反了,或許反其道行之才是更正確的做法。你可能會疑問:“反其道行之?你的意思是先復雜再簡單,先難再易嗎?”“你瘋了吧?簡直是信口開河!”呵呵,您別著急,且聽我娓娓道來:看看是不是這么回事?任何學習過程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邏輯上肯定是對的,但關鍵在于如何理解和定義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簡單什么是復雜?我們記憶里學畫的過程都是先畫最簡單的單個幾何體,單個物體再畫稍有形象變化的物體,再到物體的組合,然后畫石膏像、人物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等,畫色彩也是從簡單的單個水果到組合靜物再到風景人物的過程。從臨摹到寫生,再到創(chuàng)作。材料工具也是由鉛筆到水彩水粉再到更專業(yè)的油畫版畫等。這個過程理論上說是沒問題的,但別忘了,我們在開始這個系統(tǒng)過程*步的時候,往往都已是少年或成年了。我們此時進入的是一個寫實體系下縱向縱深發(fā)展的系統(tǒng),這是需要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循序漸進的進階式學習過程。但是,對于兒童,尤其是十歲以下的兒童,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進階順序呢?就值得深入探討了:首先,兒童的特殊階段很多認知和理解以及表達方式與少年之后的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對成人簡單的事,對兒童不見得不簡單,相反,對于成人來說復雜的事,對兒童倒不一定復雜。比如一個把一個球體畫圓,畫的有一定立體感,成年人稍加訓練就可以做到。而對于兒童,哪怕是八九歲的兒童,畫圓都不容易,更別說立體感了。而相反,讓成年人包括有過專業(yè)學習的成年人自由隨意地畫出一個有主題的創(chuàng)作,就是不要求畫面效果的情況下也會很困難。而這對于大多數孩子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第二 兒童的美術學習,還很難形成縱向的縱深的學習,兒童更多是橫向的寬度(素養(yǎng))學習。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很多時候并不是階梯式有序學習,而是要并行發(fā)展。這是由于縱向的進階式學習,更多是知識和技能性學習。在兒童的認知和理解力還未充分形成前,很難進入到這種縱深的系統(tǒng)學習中。勉強去學效果也不好。第三 對孩子而言,學畫,首先是培養(yǎng)和保持興趣,有興趣就能產生熱情,就能產生持續(xù)的表達愿望,就愿意把畫畫表達做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持續(xù)堅持下去。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潛能才是最有價值的。因此,保持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就很重要。按部就班,一級一級的進階式縱深學習更多聚焦于知識積累理解和技法技能鍛煉,是相對枯燥的過程,搞不好容易使他們喪失興趣。孩子階段畫畫的根本意愿就是快樂表達,而實現這種快樂的表達顯然是不適用成人系統(tǒng)縱向性學習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邏輯的。02那么,什么是屬于孩子的學畫順序呢?我認為,從某些方面看,可能和我們成人縱向的方向恰好是反著的。成人的學習途徑是 這樣的:單個物體或形象的練習,再到多個物體組合,從單色到色彩,從靜物到人物,從臨摹到寫生到創(chuàng)作。我認為孩子的途徑應該是這樣的:自由表達的創(chuàng)作到多個物體的組合寫生,到單個物體的深入描繪。具體來說,應該分為這樣幾個階段:*階段(四到六歲)畫事情不畫東西六歲以下孩子還基本沒有把單個形象畫的具體的能力,但又是處于特別愿意涂鴉表達的時期,他們這個階段的畫畫其實無關美術,無關技法,他們是用畫來說話,是思維活動的外在呈現。按道理,畫事情比單純畫東西復雜的多,我們這里指的畫事情是讓他們不受具體形象干擾,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考、理解、以及對世界的感受。當然,在畫事情的過程中,必然涉及到具體的形象,我們講不畫東西的意思是:不用在意畫面中具體形象,畫不出的形象哪怕是畫個簡單的符號都可以,表達了意思就達到目的了。在這個時期,如果我們擔心孩子畫不好、畫不出來而只是讓孩子學畫一些簡單的形象,不敢放手讓他們畫事情,不敢讓他們自由表達的話,孩子就只能學會一點簡單的形象圖式,而且這種形象多是簡單記憶的結果,沒什么意義,反倒會干擾他們在自主表達過程中的大膽和自由,得不償失。我們一直反對簡筆畫式的教學就是這個原因。第二階段(六到九歲) 寫生與創(chuàng)作表達并重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一些對形象的感知和認識能力,可以通過寫生進一步加強他們對具體事物的感受和表現。同時這個階段他們還保持著豐富的想象和無拘無束的表達愿望,要繼續(xù)加強他們敘事表達的愿望和能力。由于造型上和控制能力的提高,他們的畫面比起*階段會更具有畫面的形式感和完整度,這個階段是兒童繪畫發(fā)展過程中*的一段時期。在寫生時要注意,他們這個時期只是有了初步形象的感知表達和組織能力,還沒有深入觀察和表現的能力,所以寫生的重點并不是單個物體形象的塑造,而是物體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在選取或擺放寫生對象時可以復雜一些,包含的元素可以豐富一些。第三階段(九到十二歲) 保持天性基礎上增強專業(yè)系統(tǒng)性學習這個時期的孩子,在觀察和表現力以及理解力上又有了很大提高,對于細節(jié)的表現和刻畫能力都有了一定能力,此階段可以加大寫生的比例,同時可以鍛煉他們細節(jié)深入表現的能力。可以加入針對性的作品臨摹和單個物體的深入表現。此外,由于理解力和感知能力的提高,他們的理性因素也多了起來,這個階段可以進行一些專業(yè)知識的銜接比如透視、空間,結構空間等素描因素以及色彩的系統(tǒng)知識,冷暖,協調、對比、調色等。同時,他們還依然保持著很強的孩子天性,敘事表達依然是他們樂于做的事情,因此讓他們多畫主題性創(chuàng)作表達以及繪本故事等依然很有意義。第四階段 (十二歲以后) 向縱向的專業(yè)性進階學習階段過渡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了往專業(yè)性縱向發(fā)展的過度轉型期,逐漸接近了成人專業(yè)學習的步驟。需要提醒的是,這個階段很容易掉入應試模式僵化機械學習的單一模式里。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所謂的專業(yè)學習,很多時候成了閉門造車的公式記憶式學習,而且聚焦在很窄的幾樣考試需求的內容上,完全與生活脫節(jié),完全沒有了思考和感受。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很多考上了專業(yè)藝術院校的學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對生活的感受能力,除了會畫一點基礎的習作之外,沒有形成其他寬泛的能力。因此,在這個時期,除了基礎性的專業(yè)學習外,還需要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作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要依然保有兒童時期的想象力。*還要再強調一下,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畫兒童畫(兒童創(chuàng)作)就是畫著玩,并沒學到什么東西,只有學素描、學水粉、學國畫才是專業(yè)的,才是學到東西了,因此急于讓孩子早點去學這些所謂更專業(yè)的東西。這恰恰是極不專業(yè)的做法,其結果只能是拔苗助長,適得其反。孩子的各階段美術學習,一定要充分對應他們生理和心理特點 ,在此 基礎上進行的教與學的活動才可能取得*的成效。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才能不走或少走彎路。老潘(潘利國),中央美院碩士畢業(yè),中央美院的任課教師,一個非著名畫家,一個十歲孩子的父親,一個教了二十多年繪畫的美術教師,愿意把他多年的心得體會和思考與大家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我們一起藝術!作者微信lgpan1970一起藝術 (二維碼自動識別)
8.讓孩子學美術絕不僅是會畫畫,更重要的是這些(上)
1現在的家長越來越意識到對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的確,孩子早期教育做得好,會為未來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很多孩子在兩三歲就開始學習英語、鋼琴、舞蹈、繪畫、棋類、武術等等,各種早教機構也形形色色,層出不窮回想自己的童年,不是趴在地上和泥土親密接觸,就是躺在草垛上一遍又一遍地數天上的星星,我們的童年就是這樣糊里糊涂地揮霍我不知道是我們那代人的童年幸福還是現在孩子的童年更幸福, 可能每代人有每代人的幸福,也有每代人的煩惱吧?這個話題說不清楚,感慨一下,回到正題:存在即合理,時代的潮流不可逆,大家都這么重視早期教育,你要不重視,那只能說你心太大了毋庸置疑,早期教育對后期的健康成長是有重要意義的。 從這方面講,今天的孩子無疑是幸福的,教育資源的極大豐富,使得他們很小就有機會得到比較豐富全面的教育,也會使他們整個的知識積累和寬度比上一代人更優(yōu)秀。在形形色色的早期教育課程種類中,美術的早期教育具有著更重要的意義,我個人認為它比其他門類的早期教育更適合兒童,對兒童 早期的全面開發(fā)具有先天的優(yōu)勢。 但顯然我們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很多人認為讓孩子學美術僅僅是為培養(yǎng)興趣和掌握點繪畫技能。 其實早期美術教育的意義遠不止這兩點,在其他方面的積極意義遠大于繪畫本身! 2 兒童早期美術活動在以下幾個方面有積極的意義:1 專注力與耐心 的培養(yǎng)繪畫表達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在他們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之前,繪畫是他們敘事表達的*途徑,因為繪畫是所有形式里最直觀的最不需要解讀的形式人類的文明也是先有了繪畫再有的文字,然后有了文化。因此,孩子畫畫是一種自發(fā)的本能需求,這種本能一定要得到充足的釋放和保護,否則就會阻礙其順暢的發(fā)展所以我們經常能看到,平常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的幼兒,一旦涂畫起來就會顯得很專注。所以,通過繪畫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與耐心是順應其本性特點的*方式。上圖中,一個八歲孩子和五歲孩子畫的寫生,體現了他們極好的專注力和耐心。2 表達的愿望與表達邏輯的形成表達與交流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由于語言能力和邏輯思維沒有形成,繪畫無疑就成為幼兒與外界交流表達的重要出口。在他們稚拙的畫面中往往會呈現非常豐富的信息在這個階段,恰當的引導,會使他們更愿意表達,也有助于他們形成表達的邏輯。上面這兩幅五歲兒童的畫,表現了犯錯之后遭到爸爸媽媽體罰的情景,通過畫畫表達自己的委屈心理的狀態(tài),畫面生動有趣 游泳 四歲兒童 北戴河 5歲兒童畫以上三幅四五歲孩子的畫,盡管形象還比較幼稚,但已經能夠把他們所見所經歷的場景情節(jié)很完整生動地表達出來了3 觀察力與感受力是否具有良好的觀察力與感受力不但是做為從事美術工作的必要條件,也是一個普通人生活的是否具體是否豐富的重要條件,一個不會觀察缺少感受的人會喪失掉很多生活的樂趣。而美術對于培養(yǎng)觀察力和感受能力的作用是其他門類無法取代的沒有認真的觀察和仔細的用心的感受,是畫不出這么具體、有質感、變化豐富的仙人掌的古建筑物的豐富細節(jié),具有變化的節(jié)奏,只有細心的觀察和感受,才能畫得這么具體,這么形象4 審美的愿望與形成美術,顧名思義,美的藝術,就是培養(yǎng)人們對美的認識,對美的熱愛而早期的審美教育的意義是很大的,因為一旦早期的審美出現誤差或缺失,后期隨著觀念的成型就很難改變,所以,早期給他定的基調會影響其一生。我們現在很多成年人,缺少基本的審美,就是因為從小缺少審美環(huán)境的熏陶。審美的形成需要一個耳濡目染,潤物細無聲的漸進過程,因而從小接受審美的教育就很有必要這兩幅兒童畫的色彩、構圖都體現了很好的審美意識5 對生活和世界的理解世界本就是由各種具體豐富的形象構成的繪畫是理解世界最直觀最本能的入口,尤其是對于孩子,他們沒有更多獲取關于對世界、對生活了解和理解的能力和渠道,而繪畫對他們來說是最形象、最直接、最容易理解世界的方式。孩子為什么特別愿意讀繪本?是什么那么吸引他們?當然是里面那些能直接走進他們心里的繪畫形象。所以,通過繪畫這一載體,培養(yǎng)孩子對世界、對生活的初步認知,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這幅四歲小朋友的畫記錄了他看病的情景和他對醫(yī)生、醫(yī)院的理解這組畫體現了五歲孩子對吃飯、旅游、逛街等家庭生活情境的描述和理解6 形象的記憶記憶 能力分為抽象記憶(邏輯記憶)和形象記憶良好的形象記憶能力,在日后的很多方面都能發(fā)揮作用,實踐證明,受過系統(tǒng)繪畫訓練的人的形象記憶能力比沒有學過繪畫的人強很多。而培養(yǎng)形象記憶力*的時期就是在兒童少年時期三歲的孩子已經呈現出對形象的記憶與呈現,盡管圖形還是符號化的,但已能看出他要表達的形象內容了這一組孩子在不同階段畫的火車,看出她形象記憶與表現能力的逐步提高五六歲的兒童已經能夠通過對形象的記憶,恰當地敘事與表達了7 匠心的培養(yǎng)在美術實踐活動中,制作、工序、展示、這些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孩子嚴謹,精益求精的匠心也有積極作用8 形象的想象力沒有想象力的民族是可怕的,沒有想象力的人是可悲的繪畫在培養(yǎng)想象力,尤其是形象的想象力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這幾幅畫都體現了孩子大膽、豐富而又具體的形象想象。 3總的來說:對孩子的早期美術教育,要從更寬的角度來理解,不能局限在狹義的美術本身,而應該把美術教育做為一個載體,連接拓展它更寬泛的作用和意義。否則就會掉進為畫畫而學畫畫的窄小胡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在本質上理解和把握了它的核心,才會看到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可能很多家長朋友也知道早期美術教育對兒童成長發(fā)展的重要性,他們擔心的是:不當的教育不但起不到積極的作用,反而會誤導了孩子,這也是不少家長糾結是否應該早些把孩子送去學美術的原因。這的確是個問題。確實是有不少美術早教機構并沒有很好地理解和落實上述教育的理念。針對前文說到的那些方面,如何找到正確的方向方法并有效實行就非常重要關于如何正確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早期美術教育,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們仔細探討分析,希望您繼續(xù)關注下一期內容。微信公眾號《一起藝術》老潘,一個中央美院畢業(yè)的碩士,中央美院的任課教師,一個畫了多年畫的非著名畫家, 一個十歲孩子的父親,一個教了二十多年繪畫的美術教師,愿意把他多年的心得體會和思考與大家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我們一起藝術!作者微信lgpan1970
通過以上的講解,兒童學畫應該先學什么畫,8歲小孩子學畫先學什么好,七歲小孩學畫應學兒童畫還是學素描,十歲的孩子學畫什么樣的畫,孩子學畫是先學素描好,還是先學國畫?,孩子學繪畫先學什么好?,寶貝計畫:兒童學美術畫畫應先學什么,我們一直讓孩子按這個順序學畫畫,也許走反了,讓孩子學美術絕不僅是會畫畫,更重要的是這些(上)??相信已經解開了你很多的疑惑,在藝術的道路上你會少走很多的彎路,成功到達人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