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管理員考試大綱(2010年版)
第1章 計算機科學基礎 3
1.1 數(shù)制及其轉換 3
1.2 數(shù)據(jù)的表示 4
1.2.1 原碼、反碼、補碼、移碼 4
1.2.2 定點數(shù)和浮點數(shù) 5
1.2.3 文字符號的編碼 6
1.2.4 聲音編碼 8
1.2.5 圖像編碼 9
1.2.6 校驗碼概述 11
1.2.7 奇偶校驗 11
1.2.8 海明碼和恒比碼 12
1.2.9 循環(huán)冗余校驗碼 12
1.3 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13
1.3.1 計算機中二進制數(shù)的運算方法 13
1.3.2 邏輯代數(shù)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5
1.4 本章例題分析 18
第2章 計算機硬件基礎知識 25
2.1 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5
2.1.1 計算機系統(tǒng)的組成 25
2.1.2 計算機類型和特點 27
2.2 中央處理器CPU 28
2.2.1 中央處理器組成 28
2.2.2 時序產生器和控制方式 30
2.2.3 指令流、數(shù)據(jù)流和計算機的分類 31
2.2.4 指令系統(tǒng) 32
2.2.5 處理器性能 34
2.3 主存和輔存 35
2.3.1 內存 35
2.3.2 外存 37
2.3.3 高速緩存 38
2.4 I/O接口、I/O設備和通信設備 39
2.4.1 輸入/輸出設備一覽 39
2.4.2 輸入/輸出控制器 40
2.4.3 外設的識別 41
2.4.4 外設的訪問 41
2.4.5 常見輸入/輸出接口 46
2.4.6 總線 47
2.5 本章例題分析 49
第3章 操作系統(tǒng)基礎知識 59
3.1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概述 59
3.2 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概念 61
3.3 作業(yè)管理 64
3.4 進程管理 65
3.5 存儲管理 68
3.6 設備管理 73
3.7 文件管理 75
3.8 本章例題分析 78
第4章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基礎知識 89
4.1 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發(fā)展 89
4.2 數(shù)據(jù)描述 89
4.3 數(shù)據(jù)模型 90
4.4 數(shù)據(jù)庫的體系結構 92
4.5 數(shù)據(jù)庫管理系統(tǒng) 94
4.6 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 95
4.7 關系模型 96
4.7.1 關系數(shù)據(jù)模型 96
4.7.2 關系模型的完整性規(guī)則 99
4.8 SQL語言 101
4.8.1 SQL的體系結構 101
4.8.2 SQL的數(shù)據(jù)定義 102
4.8.3 SQL的數(shù)據(jù)查詢 106
4.8.4 SQL的數(shù)據(jù)更新 112
4.9 本章例題分析 115
第5章 數(shù)據(jù)通信基礎知識 125
5.1 數(shù)據(jù)信號、通道 125
5.1.1 數(shù)據(jù)信號 125
5.1.2 數(shù)據(jù)通道 126
5.2 數(shù)據(jù)通信模型 126
5.2.1 數(shù)據(jù)通信模型 126
5.2.2 數(shù)據(jù)通信方式 127
5.3 數(shù)據(jù)傳輸基礎 128
5.3.1 差錯控制 128
5.3.2 同步控制 129
5.3.3 多路復用 130
5.4 傳輸控制 133
5.5 數(shù)據(jù)調制與編碼 134
5.5.1 模擬通道傳送模擬數(shù)據(jù) 135
5.5.2 數(shù)字通道傳送模擬數(shù)據(jù) 136
5.5.3 模擬通道傳送數(shù)字數(shù)據(jù) 137
5.5.4 數(shù)字通道傳送數(shù)字數(shù)據(jù) 137
5.6 數(shù)據(jù)交換技術 138
5.6.1 電路交換 138
5.6.2 存儲交換 139
5.7 本章例題分析 142
第6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 151
6.1 計算機網絡概論 151
6.1.1 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51
6.1.2 計算機網絡分類 152
6.1.3 計算機網絡的構成 153
6.2 開放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 153
6.2.1 OSI/RM層次結構 153
6.2.2 OSI/RM各層的功能 154
6.3 TCP/IP 157
6.3.1 TCP/IP概述 157
6.3.2 網絡互連層協(xié)議 158
6.3.3 傳輸層協(xié)議 161
6.4 網絡傳輸介質 162
6.4.1 綜合比較 162
6.4.2 雙絞線特性 163
6.4.3 光纖特性 163
6.5 網絡設備 164
6.6 本章例題分析 166
第7章 局域網技術基礎 175
7.1 IEEE 802參考模型 175
7.1.1 概述 175
7.1.2 局域網的特點 175
7.1.3 IEEE 802標準 175
7.1.4 IEEE 802參考模型 176
7.2 局域網拓撲結構 178
7.3 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技術CSMA/CD 179
7.3.1 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技術 179
7.3.2 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 180
7.3.3 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jiān)聽多路訪問 180
7.4 以太網基礎知識 182
7.4.1 以太網概述 182
7.4.2 以太網技術基礎 183
7.4.3 以太網的幀格式介紹 183
7.4.4 IEEE 802.3的幀格式介紹 184
7.4.5 IEEE 802.3物理層規(guī)范 185
7.4.6 快速以太網 185
7.4.7 千兆位以太網 186
7.4.8 交換型以太網 187
7.4.9 全雙工以太網 188
7.5 本章例題分析 188
第8章 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知識 195
8.1 Internet應用基礎知識 195
8.1.1 Internet的起源 195
8.1.2 *與Internet 195
8.1.3 因特網服務供應商 195
8.1.4 各種接入Internet的方式 196
8.1.5 WWW基本知識 197
8.1.6 Internet提供的各種服務 198
8.2 網絡操作系統(tǒng) 200
8.2.1 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200
8.2.2 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結構 201
8.2.3 網絡操作系統(tǒng)的特點 202
8.2.4 常用的網絡操作系統(tǒng) 203
8.3 Linux操作系統(tǒng)簡介 204
8.3.1 Linux的基本構成 205
8.3.2 文件與目錄操作 206
8.3.3 系統(tǒng)管理命令 208
8.4 應用服務器基礎知識 210
8.4.1 DNS服務的基本原理 210
8.4.2 WWW服務的基本原理 211
8.4.3 FTP服務的基本原理 211
8.4.4 電子郵件服務的基本原理 213
8.4.5 DHCP服務的基本原理 213
8.4.6 代理服務器的基本原理 214
8.5 本章例題分析 215
第9章 網絡管理基礎知識 219
9.1 網絡管理基本概念 219
9.1.1 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 219
9.1.2 網絡管理的分類及功能 220
9.1.3 網絡管理的標準與協(xié)議 220
9.1.4 網絡管理體系結構模型 221
9.1.5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 224
9.2 網絡管理基本命令 229
9.2.1 Windows網絡診斷命令 229
9.2.2 Linux網絡診斷命令 230
9.3 本章例題分析 233
第10章 網絡安全基礎知識 239
10.1 可信計算機系統(tǒng)評估準則 239
10.2 網絡安全漏洞 240
10.2.1 網絡安全漏洞的概念 240
10.2.2 漏洞分類 240
10.2.3 漏洞等級 241
10.2.4 安全漏洞產生的原因 241
10.2.5 主要網絡漏洞掃描技術 242
10.3 網絡安全控制技術 242
10.4 容災系統(tǒng) 243
10.5 應急處理常用方法和技術 245
10.5.1 應急處理的特征 246
10.5.2 應急處理方法與技術 246
10.6 本章例題分析 248
第11章 標準化基礎知識 251
11.1 標準化的基本概念 251
11.2 標準化機構與標準類別 253
11.2.1 標準化機構 253
11.2.2 標準分級及其關系 255
11.2.3 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 256
11.3 常用的國內外IT標準 257
11.3.1 編碼標準 257
11.3.2 軟件工程與文檔標準 259
11.3.3 電子政務標準體系框架 261
11.4 本章例題分析 263
第12章 信息化基礎知識 267
12.1 信息化意識 267
12.1.1 信息 267
12.1.2 信息化 267
12.2 全球信息化、*信息化和企業(yè)信息化 269
12.2.1 全球信息化趨勢 269
12.2.2 *信息化戰(zhàn)略 270
12.2.3 企業(yè)信息化戰(zhàn)略和策略 272
12.2.4 企業(yè)信息化與電子商務 275
12.3 因特網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 276
12.3.1 計算機信息網絡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 276
12.3.2 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有關法律法規(guī) 277
12.3.3 因特網域名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 278
12.3.4 因特網信息服務 278
12.4 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則 278
12.5 本章例題分析 281
第13章 網絡新技術 283
13.1 無線局域網 283
13.1.1 概述 283
13.1.2 IEEE 802.11標準 284
13.1.3 無線局域網的常用拓撲結構 286
13.1.4 無線局域網的應用前景 287
13.2 無線廣域網 288
13.2.1 衛(wèi)星通信網 288
13.2.2 移動通信和3G技術 289
13.2.3 WAP介紹 290
13.3 新一代因特網技術標準IPv6 291
13.3.1 IPv6的地址分配策略 291
13.3.2 IPv6的數(shù)據(jù)報格式 293
13.3.3 IPv6的路由原理 293
13.3.4 IPv6的域名解析 294
13.3.5 IPv6與IPv4的綜合比較 294
13.3.6 從IPv4到IPv6的過渡方案 295
13.4 本章例題分析 295
第14章 知識產權保護 299
14.1 著作權法及實施條例 299
14.1.1 著作權法客體 299
14.1.2 著作權法主體 300
14.1.3 著作權 300
14.2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301
14.2.1 條例保護對象 302
14.2.2 著作權人確定 302
14.2.3 軟件著作權 302
14.3 專利法及實施細則 303
14.3.1 專利法的保護對象 304
14.3.2 確定專利權人 304
14.3.3 專利權 305
14.4 本章例題分析 305
第15章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 311
下篇 網絡系統(tǒng)管理與維護篇
第16章 小型計算機局域網的構建 319
16.1 組網設計 319
16.1.1 網絡設計的目標和標準 319
16.1.2 網絡系統(tǒng)的設計 320
16.2 組網設備選擇及部署 327
16.2.1 設備選擇 327
16.2.2 以太網交換機的部署 328
16.3 劃分VLAN 331
16.4 本章例題分析 334
第17章 綜合布線 343
17.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概念 343
17.1.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和智能化建筑的關系 343
17.1.2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定義、特點及其范圍 344
17.2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組成 346
17.2.1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組成 346
17.2.2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運用場合 347
17.3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設計 348
17.3.1 系統(tǒng)設計原則 348
17.3.2 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的設計 348
17.3.3 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的設計 349
17.3.4 管理間子系統(tǒng)的設計 350
17.3.5 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的設計 351
17.3.6 建筑群子系統(tǒng)的設計 352
17.3.7 設備間子系統(tǒng)的設計 352
17.3.8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管線施工設計 353
17.3.9 電源、防護及接地設計 354
17.4 綜合布線系統(tǒng)的相關標準及規(guī)范 357
17.5 綜合布線基礎環(huán)境準備 359
17.5.1 技術準備 359
17.5.2 工具/器材準備 361
17.6 線纜及相關硬件的選擇與安裝 361
17.6.1 線纜及相關硬件的選擇 361
17.6.2 電纜接插器件 364
17.6.3 光纖連接器件 365
17.6.4 跳線 365
17.7 線纜及相關硬件的安裝 366
17.8 本章例題分析 368
第18章 小型計算機局域網服務器配置 371
18.1 IP地址、子網掩碼的規(guī)劃配置 371
18.1.1 IP地址簡介 371
18.1.2 網絡掩碼與子網 372
18.1.3 IP地址、子網掩碼的規(guī)劃配置 375
18.2 DNS服務器的規(guī)劃、設置和維護 376
18.2.1 基本概念 376
18.2.2 DNS服務器分類 377
18.2.3 DNS服務器規(guī)劃 378
18.2.4 在Linux下設置DNS服務器 379
18.2.5 在Windows 2003下設置DNS服務器 387
18.2.6 DNS服務器維護 394
18.3 電子郵件服務器的規(guī)劃、設置和維護 398
18.3.1 電子郵件 398
18.3.2 電子郵件服務器規(guī)劃 399
18.3.3 Windows 2003郵件系統(tǒng)設置 400
18.4 FTP服務器的規(guī)劃、設置和維護 403
18.4.1 FTP服務器的規(guī)劃 404
18.4.2 在Linux下設置FTP服務器 404
18.4.3 在Windows 2003下設置FTP服務器 406
18.5 代理服務器的規(guī)劃、設置和維護 406
18.5.1 基本概念 406
18.5.2 代理服務器的規(guī)劃設計 407
18.5.3 在Windows環(huán)境下設置代理服務器 407
18.6 DHCP服務器的安裝與設置 410
18.6.1 動態(tài)地址分配(DHCP)簡介 410
18.6.2 動態(tài)地址分配(DHCP)的規(guī)劃 411
18.6.3 DHCP的安裝設置 412
18.7 本章例題分析 419
第19章 Web網站的建立、管理維護及網頁制作 429
19.1 Web網站的規(guī)劃、建設、管理與維護 429
19.1.1 Web網站規(guī)劃 429
19.1.2 Web網站建設 430
19.1.3 Web網站管理與維護 433
19.2 靜態(tài)網頁的制作 434
19.2.1 網頁制作工具 434
19.2.2 HTML 434
19.2.3 JavaScript 437
19.3 動態(tài)網頁的制作 449
19.3.1 JSP 449
19.3.2 ASP 456
19.4 本章例題分析 458
第20章 網絡系統(tǒng)的運行、維護和管理 481
20.1 網絡管理軟件 481
20.1.1 網絡操作命令 481
20.1.2 網絡管理平臺 483
20.1.3 利用工具監(jiān)視網絡性能 485
20.2 網絡故障管理 488
20.2.1 常見的網絡故障 488
20.2.2 網絡故障的判斷和恢復 489
20.2.3 常見網絡故障判斷工具 490
20.3 網絡安全管理 493
20.3.1 常見的危害安全分析 493
20.3.2 構建安全的防護 494
20.3.3 安全機制 495
20.3.4 網絡防病毒措施 498
20.3.5 利用工具監(jiān)視網絡安全 500
20.4 網絡維護 502
20.4.1 維護的實施 502
20.4.2 硬件維護、軟件維護和維護合同 502
20.4.3 制定維護和升級的策略與計劃 504
20.5 數(shù)據(jù)管理 506
20.5.1 備份策略及恢復計劃 506
20.5.2 網絡備份系統(tǒng)的目的 508
20.5.3 網絡備份存儲管理系統(tǒng) 510
20.5.4 在線恢復 510
20.6 系統(tǒng)性能分析 511
20.6.1 系統(tǒng)能力的限制 511
20.6.2 系統(tǒng)評價的要點 512
20.7 本章例題分析 515
第21章 防火墻技術 519
21.1 網絡病毒防護策略 519
21.1.1 病毒的特征 519
21.1.2 病毒的分類 521
21.1.3 病毒攻擊的防范 521
21.1.4 基于網絡的防病毒系統(tǒng) 523
21.2 防火墻技術 523
21.2.1 防火墻的概念 523
21.2.2 防火墻的功能 524
21.2.3 防火墻的優(yōu)點和局限性 525
21.2.4 防火墻的基本術語 526
21.2.5 防火墻技術 528
21.2.6 防火墻體系結構 531
21.3 防火墻的配置策略 532
21.3.1 系統(tǒng)設置 532
21.3.2 安全級別設置 534
21.3.3 默認IP規(guī)則介紹 534
21.3.4 自定義IP規(guī)則 536
21.3.5 普通應用程序規(guī)則設置說明 538
21.3.6 高級應用程序規(guī)則設置 538
21.3.7 網絡訪問監(jiān)控功能 539
21.3.8 修補系統(tǒng)漏洞功能 540
21.3.9 日志查看與分析 540
21.3.10 斷開/接通網絡 540
21.4 入侵處理策略 541
21.4.1 入侵檢測原理 541
21.4.2 入侵檢測系統(tǒng)的功能 541
21.4.3 入侵檢測系統(tǒng)分類 542
21.4.4 入侵檢測的主要方法 545
21.5 漏洞處理策略 546
21.5.1 分類和實現(xiàn)方法 546
21.5.2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 547
21.5.3 各類端口掃描技術 547
21.6 加密、認證和數(shù)字簽名 548
21.6.1 私鑰和公鑰加密標準 549
21.6.2 認證 551
21.6.3 完整性 553
21.6.4 訪問控制 554
21.7 本章例題分析 556
第22章 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559
22.1 交換機的配置 559
22.1.1 交換機的基本配置 559
22.1.2 VLAN基本配置 561
22.1.3 VLAN中繼協(xié)議(VTP) 562
22.1.4 生成樹協(xié)議 563
22.2 路由器的配置 563
22.2.1 路由器的常規(guī)配置 564
22.2.2 路由選擇協(xié)議及配置 567
22.2.3 網絡地址轉換(NAT) 573
22.3 廣域網接入配置 575
22.3.1 PSTN接入 575
22.3.2 ISDN接入 578
22.3.3 X.25接入 579
22.3.4 PPP接入 580
22.3.5 Frame Relay 581
22.3.6 VPN接入 582
22.4 本章例題分析 584
廣州網絡管理員認證培訓
機構名稱 : 廣州卓博教育培訓中心
開課地區(qū)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
開班時間 : 長期招生
1、以上學費為*統(tǒng)一標準收費,不含教材費,考試費;
2、團體培訓可享受團體優(yōu)惠;
--------------------------------------------------------------------------------
咨詢熱線: 020-38288137 / 38288175 / 38288235 / 38288091
由于近些時間學員咨詢增多,可能造成電話占線,當打不通電話時,請學員使用在線報名。我們會*時間按排工作人員與你聯(lián)系,謝謝。
(晚上18:00至早上8:00是休息時間,請盡量使用在線報名或在線留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