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處--感覺與事實
「溫度」,有分實際的溫度跟體感的溫度;實際溫度可能沒有很冷,也許10度,但是我們的體感溫度可能只有5、6度。
「時間」也是一樣,如果我們在做很快樂的事情,兩個小時、三個小時一下子就過去了,我們會感覺「怎么時間過得這么快」,但是如果是痛苦的,是折磨的事情,就會感覺到時間被放大了,被延長了,明明可能只有10分鐘,但是感覺好像是幾個鐘頭、一輩子的樣子。
所以當一個人在講話的時候,他是講「他的感覺」,還是他在講「事實」;而我們聽的人,我們是在聽他講他的感覺,還是我們是在否定他的感覺,用事實在跟他講話?
「事實」跟「感覺」常常是有差距的,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講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就很不事實,明明就一日,怎么會說是三秋(三年),但這是一種感覺。
有時在溝通的時候,對方有他的一種思維的模式、表達的模式,但是他的模式未必符合我們的習慣或者我們的喜好;但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對方要成為一個我希望的樣子,還是對方要成為他應該成為的樣子,他想要成為的樣子。
親密關系、夫妻關系*終是我們要朝對方所希望的、所喜悅的方向前進,所以他要成為你希望的男人,你要成為他所希望的女人,但是這個里面很重要的是:要打從內心里面愿意,而不是被要求的、被情緒勒索而來的。
所以當對方不符合我的心意的時候,我內心有一把火;我要去處理的不是「對方的所作所為」,而是「我這一把火從何而來」。為什么對方不符合我的心意,讓我不舒服,我不是去面對我的不舒服,而我是去面對他的所作所為。
怎么樣去了解對方?
對方不一定每一件事情都讓我舒服愉快,但反過來,我的所作所為就讓對方舒服愉快嗎?有時候也未必。有些人的容忍度、包容度比較大,所以當他有困難有挫折的時候,他大部分都不會講;有些人是一點不舒服、一點不如意,他就會有情緒,甚至是他會有語言,會抱怨,會指責。因為每一個人成長的背景、成長的經驗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待事情的模式也是不一樣。
我(劉老師)還是非常的相信「夫妻是量身定做的」,「夫妻是棋逢敵手」,「夫妻是強將之下無弱兵」,所以不要以為對方看起來弱弱的,很無能、很無助的樣子,常常事情都處理不好的樣子,但是他能夠跟你成為夫妻并且相處這么久,如果對方沒有兩三下,他可能已經受不了;所以對方一定也有他的一套生存模式,你不認同但是他卻很自得的一些生活的觀念與能力。
「我很無助」,有些人會把這種無助的感覺放在心里,但是有些人會把無助的感覺放在嘴里。譬如對方說:「我找不到我的車子」,他這樣講但是他并不是要你去替他找,他只是在敘述他現在找不到,他可能有一點挫折、困擾的感覺,但是他還是繼續(xù)找;有些人找不到,他只是放在心里,他很急但他不會講。
所以,在與伴侶互動相處的時候,怎么樣去了解對方的習慣、思想、感覺?
作為錢丹塞恩發(fā)起人,我們無薪奉獻,關懷社會的需要,僅靠一些咨詢,錢丹塞恩平臺無法再堅持。但這個工作,我會堅持下去,因為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家庭,孩子,家長的變化,看到他們積極投入開展家庭,個人生命成長系列的課程與工作坊,深受家長,老師,孩子社會的肯定。這種糅合社會工作、心理輔導、生命關懷的作為,我們稱為錢丹塞恩生命成長。
錢丹塞恩劉老師推出生命成長系列課程分享:
從事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詢,生命成長10年以前來,面對大量的案例,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和督導。孩子,家庭,夫妻等在這個過程中,都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劉老師不定期在公眾號(錢丹塞恩)。包括案例視頻, 錢丹塞恩心理的專業(yè)課程,錢丹塞恩家庭教育 生命成長課程。如果覺得有價值,請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感恩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