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合作機構 > 素質訓練培訓機構 > 感統(tǒng)培訓機構 >

全國綜合學習咨訊網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素質訓練培訓問答 > 感統(tǒng)培訓問答 > 如何解決學生的厭學情緒問題-孩子厭學不肯去學校怎么辦

如何解決學生的厭學情緒問題-孩子厭學不肯去學校怎么辦

日期:2025-02-12     瀏覽:54    來源:全國綜合學習咨訊網
核心提示:學生厭學怎么辦?這四個方法值得一試"老師,我真的不想學習,反正我也考不好,反正我都會被各科老師瞧不起!""老師,你看咱們班學生成


學生厭學怎么辦?這四個方法值得一試


"老師,我真的不想學習,反正我也考不好,反正我都會被各科老師瞧不起!"

"老師,你看咱們班學生成績都比我強,反正我也追不上,我學不學還有什么意義?"

"老師,我來學習是我爸媽逼著我來的,我其實一點都不想學這些東西!"

"老師,我一上你的課就犯困,而且我確實也聽不懂啊!"

"老師,我看見書本就頭疼和胸悶,這已經是一種生理反應了。我討厭學習!"

…………


當學生對你這樣說時,你該怎么辦呢?是直接告訴他學習很重要,還是痛罵他一頓說他不求上進呢?

事實上,這兩種方法都不合適。因為*種會讓學生覺得老師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而第二種則會讓學生感覺被批評,因而更不愛學習。

這些學生都出現(xiàn)了某種程度上的"厭學"。厭學是一種心理上的抵觸,所以不帶感情的抨擊與說教往往都起不到太大作用。

面對厭學的學生,我們首先要在心理上與他們共情,然后以理解的態(tài)度與溫和的姿態(tài)去關愛。

要把學生當成是一個朋友,而不是去居高臨下地對其進行理念的灌輸。

在共情與理解學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傾聽者,多提問,而非表達。

嘗試著讓學生多說話,只有及時準確了解學生的內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想法,找出他/她"厭學"的真正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應對。

在傾聽的時候,我們要多注意語言的肯定與眼神的專注,不要急于評判,一定要有耐心,很好地理解了學生之后,再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該如何幫助他/她走出眼下的困境。

一般來說,學生"厭學"的原因可以分為外因和內因兩種:

  • 外因有教師對學生的批評,同學對學生的歧視,成績不好,以及家庭因素對學生的影響等。
  • 內因一般是學習的興趣不高或能力不足,缺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針對不同的原因,我們給出以下4種解決方案:


01
改"批判式"教育為"鼓勵式"教育
如果老師扮演的是一只"老虎"的角色,那么學生出現(xiàn)退縮、害怕的情緒就再正常不過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應該是老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關系上是民主的,在相處上是和諧的,而不是老師居高臨下的批判與恐嚇。

學生越是能在心理上放下防備,便越是能接受老師教授給他的知識。當學生成績不佳的時候,老師不要指責他,也不要因此瞧不起他。

而是要耐心地分析他的不足,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并嘗試去尋找一些他已經具有的優(yōu)點去鼓勵他。

一定要相信,積極的心理暗示往往能帶來很奇妙的效果。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能夠鼓勵到學生的優(yōu)點往往都是那些能夠間接幫助解決學生所面對的問題的優(yōu)點,要學會建立聯(lián)系。
在日常教學與生活中,要多多發(fā)現(xiàn)學生擅長的技能領域,努力發(fā)掘潛能。

具體方式可以有:測試內容,上課互動,同學反饋,私信溝通,微信朋友圈等。

比如,我有一個學生在一次閱讀考試中沒有考出好成績,他因此非常沮喪。我分析他錯的題目,發(fā)現(xiàn)他總是在"主旨結構"上犯錯。

但同時我也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的理解能力不錯,文本的每個句子他都能看懂,只是沒有整合出重點而已。

于是我告訴他:"想要整合出重點,你只需要三步走,我們的口訣如下……但是這三步的基礎是得理解文本,而剛巧你具備這個理解能力,所以現(xiàn)在你就只是缺一把鑰匙,我現(xiàn)在給你,你只要拿著這把鑰匙就能把門打開了。"


02
塑造一個正確的考試價值觀
老師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們塑造一個正確的考試價值觀:平時的考試是用來查漏補缺的,而不是用來進行攀比的。

學習過程中的努力并不能作為終點的標桿來定義我們的學生。
所以班級學生的成績是不應該被過分橫向對比的。每個學生都應該與自己的過去縱向對比,只要超過了昨天的自己,就是一個勇士,就值得表揚。

此外,要告訴學生,成績只是人生中的某個時段的一個標簽,不是一成不變的。

人是一個非常豐富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我們不應該只去否定別人的短處,卻看不到對方的長處。

況且,成績低下這樣的短處,可以通過勤奮和正確的方法而得到改善、提高,并不會是一個固定不變的事實。

也正是因為可以進步,學生才會來班級學習,不是嗎?


03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有些學生是被動地上課與學習,因為父母覺得他們應該學習,繼而要求他們學習,所以他們自己的原動力不足,上課時總有一種厭煩與懈怠感。

這時候,我們需要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讓學生自己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而不是被迫去學習。
我們可以通過塑造正確的學習觀來幫助學生。比如讓學生知道,學習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不是為了滿足學校、老師和家長任何一方的要求。

學校、老師和家長的作用其實都是在幫助學生成長成才,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因此他們所起到的都是輔助作用。學習的*大受益者永遠都是學習者自己。

但是這些道理若直接說出給學生,很容易被當作"雞湯"。讓他們感覺"大補卻極其無味",所以老師要選擇有趣且有激勵性的方式進行傳授。

一般情況下,人們都喜歡聽故事,我們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引導,它可以是老師自己的經歷,也可以是學生同年齡段的其他伙伴的親身經歷。

比如我曾經教過一個厭學的孩子,在對她進行輔導之前,她已經看過了兩個心理醫(yī)生。那時候,我們在北京順義區(qū)的某校區(qū)上課。在晚飯后的四十分鐘內,我和她在校區(qū)會議室的沙發(fā)上暢談到上課。

我給她講我在初高中的時候為了考試背古詩文的痛苦心態(tài),以及我今天不再為考試卻更愛古詩詞的故事。

我讓她看到了我們對知識的喜愛可以帶給我們快樂,但前提是,我們不再把它當作被迫去滿足其他人愿望的工具,而是出于自身的喜好。

另外,我給她講了當年我參加*性的比賽以及考下高級口譯證書的經歷。

只想讓她明白:想要達成某件事情,僅靠天賦是不夠的,必須在運用正確的方法前提下付出加倍的努力,過程雖然辛苦,但結果是受益終身的。

她與我聊天感到非??鞓?我也很高興看到她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不再過分注重成績的高低以及父母或朋友是否會滿意,而是去踏踏實實地享受學習的過程,贊賞自己每日在學習新知識上的成長。


04
使課堂變得更有趣,并給出有效學習方法
除上述情況之外,還會有學生特別厭學是因為以下兩個原因:一是課程太無味;二是怎么學都學不會。

要想解決這兩個問題,老師首先要精心備課,提高課程的有趣度,然后再給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通過設計課堂活動、改變授課模式、挑選課程內容等形式來增加課程的有趣程度;而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一般可以通過一對一訪談和錯題分析來很好地實現(xiàn)。

如果你不知道怎樣可以讓自己的課程變得更有趣,那么你可以思考一下游戲的設計原理。

為什么學生們屢敗屢戰(zhàn),卻從來都不會厭煩打一局游戲呢?因為游戲可以帶來與現(xiàn)實不一樣的體驗,而且每個人物都會有完整的攻略合集和大神視頻集錦可供學習,使用后還可以升級段位,帶來巨大的成就感。

所以我們在授課時也是可以效仿,使用與眾不同的教學方式,給出豐富的、可操作的方法論供學生參考和使用,并給出量化的且及時的反饋與表揚。

綜上所述,想說服一個"厭學"的學生,讓其喜歡上學習,我們要多對他進行體諒。

從理解的角度多進行鼓勵,為他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寬容的學習氛圍,幫他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并為他準備一個更有趣的課堂和更有效的學習方法。

希望我們遇到的每一個"厭學"的孩子,都能夠讓他因為我們在他人生中的出現(xiàn)而重拾對學習的熱情與信心。

免責聲明:本信息由用戶發(fā)布,本站不承擔本信息引起的任何交易及知識產權侵權的法律責任!

本文由 全國綜合學習咨訊網 整理發(fā)布。更多培訓課程,學習資訊,課程優(yōu)惠,課程開班,學校地址等學校信息,可以留下你的聯(lián)系方式,讓課程老師跟你詳細解答:
咨詢電話:400-850-8622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