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wǎng)合作機構(gòu) > 技能教育培訓機構(gòu) >

明道達航大數(shù)據(jù)平臺

歡迎您!
朋友圈

13725263330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技能教育培訓問答 > 在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中提倡到2022年和2030年(心理健康更重要)

在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中提倡到2022年和2030年(心理健康更重要)

日期:2022-11-06 09:45:22     瀏覽:27    來源:明道達航大數(shù)據(jù)平臺
核心提示:在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中提倡到2022年和2030年(心理健康更重要)

在心理健康促進行動中提倡到2022年和2030年(心理健康更重要)

身心同康健,才是真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是每一個父母*擔心的問題,只要孩子稍微有些情緒的波動,父母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心理問題?這就是需要父母系統(tǒng)學習了解各年齡階段孩子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何幫孩子消除焦慮的情緒,幫孩子做好心理營養(yǎng),心理建設(shè)等,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老師在直播課里都有系統(tǒng)講解,想學習的家長聯(lián)系我們。

追求身體健康,人人都有自己的招數(shù)。促進心理健康,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作者說,從認知行為療法的角度來看,健康人格包括三個方面。我們可稱之為三要素,即:

● 認知自己;

● 悅納自己;

● 發(fā)展自己。

認知自己,就是要認識到人格經(jīng)驗的全部。有些事情你能做,有些事情你做不成;有人喜歡你,也有人不喜歡你。如果你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人格經(jīng)驗的另一方面,你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有不健康的人格。例如,當你意識到自己做不成某事的時候,你可能忘掉了你還能做成一些事情;當你注意到有人不喜歡你時,你可能忽略了還是有人喜歡你的。當然,相反的表現(xiàn)其實也是不健康的。例如,你可能意識到你能做成很多事的時候,可能會忽略你有做不到的地方;你去關(guān)注有人喜歡你的時候,可能有意無意地忽略到有人不喜歡你的事實。

悅納自己就是要肯定自己。盡管我們會的不多,喜歡我們的人不多,我們還是要接納自己,肯定自己。健康人格,是建立在自我肯定的基礎(chǔ)之上的。雖然我們會的不多,但我們不需要全會。我們只需要通過我們會的技能,為社會做貢獻,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就可以了。人不需要證明自己是全能的,人只需要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就可以。

發(fā)展自己是健康人格的人生追求。認知自己,就是承認人都是不完美的,自己也是不完美的;悅納自己,就是把自我的價值建立在肯定的人格經(jīng)驗部分(我有能做成的事和有人喜歡我)之上。發(fā)展自己是健康人格的人生追求,那是一種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完美,希望自己的潛能得以更好發(fā)揮的沖動、動力或者欲望。我們知道我們不完美,我們知道我們會的不多,那么我們活著可以做點什么呢?我們能不能把學習提升一些?能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能不能讓喜歡我們的人更多一些呢?這些追求,這些努力,都是發(fā)展自己的表現(xiàn)。發(fā)展自己,這是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進取的心態(tài)、向上的心態(tài)。

關(guān)于三要素,作者以《你本來不完美,為何要擔心不完美》為題,作出了詩意的解讀。

●認知自己

你本來就不完美,

何必擔心不完美。

有人喜歡你,

也有人不喜歡你,

你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

你沒必要讓所有人喜歡你!

有些事情你能做好,

有些事情你做不好,

你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

你也沒有必要做好所有的事情!

●悅納自己

相比你不會的,

你會的實在太少;

相比不喜歡你的人,

喜歡你的人實在太少;

盡管如此,

你也要悅納自己。

你不靠無能立于人世,

你靠才能世間行走。

你不靠他人贊美活著,

你活著本身就值得贊美。

對孩子的不認可,

就是對自己的不認可;

貶低你的配偶,

就是貶低你自己。

所有人際關(guān)系的核心,

就是人與自己的關(guān)系。

悅納自己,

才能悅納他人。

悅納不完美的自己,

才能悅納調(diào)皮搗蛋、成績不理想的孩子。

悅納不完美的自己,

才能悅納脾氣不好、能力有限的愛人。

●發(fā)展自己

示弱者更強。

承認有人不喜歡你,

才會讓更多人喜歡你。

承認自己有能力不及之處,

才能讓自己更強大。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才能讓自己更完美。

作者說,"認知自己,悅納自己,發(fā)展自己"是構(gòu)筑你健康人格的基石。人不靠無能和不喜歡你的人活著,人靠才能和愛你的人活著;你不需要一個完美的自己,你只需要肯定你自己。

讀到這一段時,我被深深地觸動了。

自從接觸心理咨詢理論及技術(shù),我有意無意間接觸了不少有關(guān)心理問題的案例。有的是親子關(guān)系問題,有的是社會關(guān)系問題,有的是個人心理問題,有的是婚姻家庭問題……其實好多看上去似乎不是大問題,但的確又是問題。如果不自知,不及時疏導調(diào)適,有一些很可能會發(fā)展成大問題。

總結(jié)梳理這些問題,歸根結(jié)底,就是太過于追求所謂的完美。

有的人感覺自身不完美,自己的能力又不足以支撐自己追求完美,怎么努力也達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于是陷入埋怨自己、埋怨父母、埋怨他人、埋怨社會、埋怨周邊環(huán)境的怪圈。從而產(chǎn)生焦慮、抑郁、社會關(guān)系問題等各種心理問題。

有的人覺得自己不完美,無能達成心目中的完美境界,就寄希望于下一代,對孩子采取"高壓"政策。或者苛求自己的另一半、其他重要他人,造成各種關(guān)系問題。如親子問題、婚姻家庭問題等,大多由此產(chǎn)生。

要想心理健康,首先要正確認知自己,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發(fā)展自己的優(yōu)長。還要善于悅納自己,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點滴進步點贊。

*重要的,悅納不完美、不確定,才能沖破自我認知的局囿,對待他人、之于社會,能比較全面、宏觀地去看,多看到其美好的一面。之于客觀事物,不做"坐井觀天"的蛙,知道世界很大,天地萬物自有其運行規(guī)律。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遵守法度、規(guī)則的基礎(chǔ)上,成就身心健康的自己,悅己達人,推己及人,做對社會有用、有益、有貢獻的人。

免責聲明:本信息由用戶發(fā)布,本站不承擔本信息引起的任何交易及知識產(chǎn)權(quán)侵權(quán)的法律責任!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