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這是很多家長都害怕遇到的情況。我從教的時間雖不算長,但幾乎每年都會遇到厭學的學生,突然就不愛學習了,作業(yè)也不做,連考試都懶得應(yīng)對。其中也不乏*的學生,本來是班里*二名,也是一下子成績直線下跌到倒數(shù),對學習再也提不起興趣。家長們都慌了,一邊催促孩子認真學習,一邊向老師請教怎么做才能讓孩子重燃學習興趣。
其實問題可能就是孩子有了厭學情緒,如果家長看不出來,就無法幫助孩子解決這一難題。一般來說,孩子厭學主要有3大表現(xiàn),各位家長一定要重視!
1性格出現(xiàn)極大變化
有一次,一個家長憂心忡忡地來找我,說他女兒不愿上學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他女兒就是我班里的學生,在我印象中她很活潑開朗,成績也很好,十分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怎么會討厭上學呢?原來,女生上個月做了闌尾手術(shù),在家里休息了快半個月,回到學校后卻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不敢跟她玩,上課時她也聽不懂。
數(shù)學課上老師讓她到黑板前做題,她因為沒聽課做不出來,于是就被老師批評了。從那之后女生不想上學了,尤其是數(shù)學課,經(jīng)常找借口請假,有一次還因為要上學緊張得吐了。我想,女孩子的性格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還是因為跟不上教學進度讓她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只要多疏導(dǎo),多和數(shù)學老師,和同學溝通,就能建立起重新上學的信心。各位家長們,如果你發(fā)現(xiàn)孩子的性格變化很大,從以前的活潑開朗變?yōu)槌聊蜒?一定要引起注意。
孩子可能很焦慮,覺得自己都在做無用功,一直都跟不上進度。
孩子可能很煩躁,認為自己很笨,不管怎樣都學不會,所以產(chǎn)生了厭倦的心理。
孩子可能郁郁寡歡,感覺自己努力了很久都看不到成果,因為沒有成就感而十分沮喪。
學業(yè)增多、上課時聽不懂、不敢問同學、和老師關(guān)系不好等等原因,都會造成孩子厭學,以至于出現(xiàn)極大的情緒問題,嚴重干擾其學習。面對孩子的厭學情緒,家長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癥下藥",加強溝通,及時開解。對策:告訴孩子,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會立刻就能看到成果,更不應(yīng)該因為一時的成績而想要放棄。這其實是個量變積累成為質(zhì)量的過程,只有我們現(xiàn)在用功了,努力學習了,哪怕暫時看不到成績,將來也一定能看到結(jié)果。
2學習態(tài)度明顯變差
后臺有很多家長朋友留言,說自己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越來越差,不知道該怎么教育。
"以前不是這樣的,近來學習態(tài)度真的很差,不想學習只想玩,一回到家就開始打游戲,連作業(yè)都不做了。"
"班主任都找我好多次了,說他上課不聽課,經(jīng)常開小差,還和旁邊的同學聊天,影響了課堂秩序。我也說過他,可他不聽啊!"
"我女兒寫作業(yè)太拖拉了,以前一個小時就能寫完作業(yè),如今可以拖一整晚,被訓了就哭,就發(fā)脾氣,我實在拿她沒辦法。"……
如果孩子從前的學習態(tài)度很端正,如今的學習態(tài)度卻越來越差,甚至被老師要求見家長,那么家長該明白,孩子應(yīng)該是厭學了。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厭學的幾種典型表現(xiàn),分別是:
討厭學習,不喜歡上課,不喜歡讀書,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
學習活動、時間少,從來不主動學習,學習不努力;
經(jīng)常偷懶,習慣拖延,用其他活動來取代學習,占用學習時間。孩子厭學時,一旦談到學習就頭痛,或者干脆采取逃避的態(tài)度消極應(yīng)對。他們看到作業(yè)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仿佛已經(jīng)失去了對于學習的興趣與求知欲。對策:這個解決方法的前提是,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是明顯且突然變差的,和之前形成鮮明對比,那就說明,孩子是在學習心態(tài)上出問題了。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在學習上的所有付出都是有意義的。只是學習和吃飯一樣,吃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學習也要一點一點地學,才能真正消化、吸收知識,才能真正提高了成績。
3不能正確評價自己
上述兩種厭學的表現(xiàn),孩子都是把原因歸于自己,自然也有孩子把厭學的原因歸于外界,采取完全逃避且錯誤的態(tài)度。
一般有以下4種常見表現(xiàn):
把責任推卸給外部。
如認為成績差的原因不在于自己,而在于試卷太難、老師為難等等,不敢正視自身不足,以此掩蓋本應(yīng)承擔的責任。
把失敗原因合理化。
如果孩子不能達到所規(guī)定的標準,他們往往會讓自己的失敗合理化,比如說認為這種評分標準不合理,才導(dǎo)致他失分多,從而減少挫折感。
運用了精神勝利法。
如果孩子不愿意談及自己的成績,從來不分析失敗的原因,卻多次提及自己以前成績好的經(jīng)驗,那就說明他們正在使用精神勝利法麻痹自己。
進行自我貶低否定。
*極端的做法就是自我貶低,自我否定。很多孩子因為自卑,把所有失敗都歸因于自己低人一等,時時認為自己不如人,卻不會反思是自己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出了問題。如果孩子不能正確評價自己,不能正視自己在學習上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他們就很難擺脫厭學情緒,這就需要老師與家長的干預(yù)與幫助。
對策:告訴孩子失敗是正常的,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成功。就像做選擇題一樣,我們都想選到正確答案,而選出正確答案的方法并不是*的,還能通過排除錯誤答案來得到*正確的那一個。這就是"試錯",當我們排除了錯誤答案,經(jīng)歷了失敗與挫折,成功離我們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