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在表達方面存在"障礙",很多時候是因為心理素質(zhì)不高。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不高呢?主要有兩個:
1,表達的技巧不夠熟練;
2,不懂應對交流的負面狀況;
對于*點,是因為覺得自身的表達能力不足,所以就"羞于開口",盡量避免各種聊天的場合。表達能力越是得不到鍛煉,自己的信心就越是無法得到有效的積累。
而對于第二點,則是因為在自己以往的認知當中,認為聊天跟自己設想的情況不一樣,覺得自己無法應對,于是就選擇逃避,繼而讓心理素質(zhì)無法得到有效鍛煉了。
這兩個原因,都是普遍造成人們不會、不敢、不想聊天的主要因素。
一旦你知道怎么解決它們,用正確的技巧去"武裝"自己,那么你的口才就會得到非常顯著地提升了。
讓自己變得會聊天的技巧
因為不會聊天,所以不出聲。因為不出聲,得不到鍛煉,所以繼續(xù)不會聊天。
這也是大多數(shù)表達能力不好的人,一直陷入的負面循環(huán)圈。
想要變得善于聊天,你就需要做到向?qū)Ψ絺鬟f信息的時候,不僅懂得能夠整理出自己的想法,讓觀點表達更加清晰。同時,也要懂得跟別人形成談話的互動態(tài)勢。
而那些經(jīng)常覺得對話無法進行下去的人,一來是不知道怎么回應別人的信息,二來自己也沒有足夠的信息去進行拓展。
是的,簡單來說,聊天就是一種"信息交換"的行為。針對某個主題,各自分享自己知道的信息。完了后,再換到另一個主題,再次各自分享自己知道的信息。
所以,讓聊天有足夠的信息量,是讓對話能夠進行下去的核心要素。
怎么提高自己具備的聊天信息量呢?一般離不開以下4個方法:
1,多讀書,積累自己的專業(yè)知識;
2,多經(jīng)歷,擁有屬于自身獨特的經(jīng)驗;
3,多吸收,從生活中獲取不同的信息和資訊;
4,多聆聽,向不同的專業(yè)人士接受信息。
提高自己的信息量,有時可以無意中進行,例如跟別人聊天的時候,聽到別人談及現(xiàn)在實體生意的艱難之處,那么你可以聊天這方面的相關(guān)信息。
但這些信息都比較片面,所以如果想深入了解,*好針對這個方面進行深度學習,專注這個主題搜集不同的信息。
只要做一個有心人,那么當你在某個領(lǐng)域積累到的信息,自然就比其他人多了,聊起天來,也自然得心應手了。
但是,在我們完全積累到信息之前,是不是就不能說話呢?當然不是了。我們也可以運用已有的信息,進行話題交談。
要點就是,對于某些可能冷場的情況,*好做出一些含有信息的應答。
例如別人問你:"昨天睡得怎樣?"你簡單回答:"還行,一覺睡到天亮!"其實已經(jīng)滿足交流的需求了。畢竟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話題都集中在自己睡得好不好這方面。
完結(jié)這個話題之后,就繼續(xù)下一個才是正解。
但有一些對話,則不可能這么簡單回答了,比如朋友問你"你之前去的那家餐廳怎樣?你覺得出品可以嗎?"
對于這類的話題,如果你簡單回答:"還行!"這種沒有包含信息量的回答,其實是無法幫助朋友了解這家餐廳的。
這時,你就需要讓回答"更有信息量"了,可以補充一些關(guān)于餐廳的細節(jié),如:
"我覺得還行!出品其實都是西餐廳那些東西了,只不過味道可能偏清淡一些。而且菜單的選擇不是很多,菜品比較精簡!定位算是‘輕奢餐飲’吧,偶爾和異性去吃一吃挺好的,畢竟環(huán)境很不錯!但經(jīng)常吃,我倒不推薦了!"
你看,補充的這些信息,是不是讓朋友聽起來更加有用呢?這是*點。
第二點需要注意的是,對信息進行鋪排時的邏輯架構(gòu)。
因為如果你說一大段話時,缺少這種邏輯的脈絡,別人理解起來就會比較吃力了,不知道你到底想要表達什么。
所以在說話之前,懂得運用哪一種邏輯表達形式,會讓你的表達更加高效。
一般來說,邏輯框架離不開以下三種形式:
1,圍繞一個主題,疊加相關(guān)信息;
2,根據(jù)時間、地點、事情經(jīng)過鋪排順序;
3,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來有序鋪排。
*點,就是上文回答朋友那個例子所使用的方法。
基本上都是圍繞著"餐廳怎樣"這個主題,疊加相關(guān)信息。這些信息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只要不離題,怎么鋪排信息都行。
第二點就是按照事情發(fā)生的狀態(tài)來描述了,這種敘述,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做到。例如說一說你今天做了什么?你可以用這種方式去鋪排內(nèi)容。
至于第三點,則算是比較正式的邏輯結(jié)構(gòu)了。當你針對一個主題做出闡述的時候,往往需要你篩選信息,而哪些信息值得用來講述,哪些信息沒有那么重要。你可以給出幾個論點,也可以集中講述一個論點。
例如"你對于愛情有什么樣的看法?"、"你為什么在這個項目會失敗"等,類似這種主題的闡述,就要用到這個邏輯結(jié)構(gòu),解釋你為什么有這樣的結(jié)果。
其實,涉及到因果關(guān)系的內(nèi)容,給出的原因越是正確,得出的結(jié)果就會越是合理了。這也是體現(xiàn)你邏輯思維的地方。
在平常日常生活中,不一定是單獨運用這些方式去講述內(nèi)容了,可以交叉運用,在某種形式中,添加另一種來豐富內(nèi)容。
類似的文章我已經(jīng)寫了很多,在此就不再累贅了,有興趣可以搜索我其他文章閱讀。
提升應對談話的思維反應
要鍛煉上面的表達技能,只要你找到相關(guān)的書籍,然后通過多讀、多說、多復述、多思考的方式,你自然就懂得怎么做了。
很多你做得還不夠好的技能,其實歸根到底只是源于你不夠熟練而已。只要多花時間在這些事上面,你肯定會掌握到的。
但另一個影響到你談話信心的因素,就在于"回應別人談話"這一點上。
因為我們跟別人談話,我們的心理是傾向于獲取別人對我們話語的認同感。當別人認同我們的話語時,我們就會覺得"志同道合"了,聊天自然就沒有太大的障礙。
問題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時候的談話,往往并不是朝著我們設想的方向發(fā)展的,時不時就會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如果你不懂得怎么應對這種情況,你就很難有信心去面對它們了。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例如你買了一件新衣服,你穿出來和朋友逛街,你問他:"我新買的這件衣服怎么樣?"
一般情況下,我們總希望獲得別人的贊美——事實上,那些高情商的人,也會順著我們這一心理去回答,說:"不錯啊,這件衣服的上身感很好,顯得你很有氣質(zhì)!"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于是就會變成這樣:"新買的嗎?一般吧,之前都沒見過你穿這類衣服,有點不太習慣!"
心理素質(zhì)不好的人,即便聽到這種不算是太否認的話語,都會在心里"懵了一下",何況是聽到那些直接否定的話語,如:"你買的是什么衣服?看來你對時尚的品味不太行啊!"
當你覺得跟別人聊天,不管是朋友、家人還是同事,都應該按照你設想的方式回應,但事實上卻沒有,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不太愿意聊天了。
所以為什么站在人前說話,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情呢?勇氣就體現(xiàn)在這種地方了。
不管別人對你的話語做出什么樣的反應,你都表現(xiàn)得穩(wěn)如泰山,然后還能順勢回答,這就可以說你的心理素質(zhì)很強了。
所以,針對上文那個否定的例子,你應該直面去回答:"我衣服的品味很好啊!簡約又大方,難道好像你這樣,穿得這么花里胡哨才是時尚嗎?我才不會學你!"
這個話題也就過去了,你也不要過于耿耿于懷,除非對方真的太過分,說了一些傷及你自尊心的話語。
否則,正確的回應方式,就是"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你覺得是這樣就是這樣,覺得不是這樣就不是這樣。如果對方提出更合理的論據(jù),你可以考慮接受,但不至于影響到自己不敢去回應對方。
所以,提升自己的口才之前,你一定要給自己做這樣一個心理建設,抱著一種心態(tài):
我說的每句話,不是每個人都認同,或者都用我期待的方式回應的,我要做的,就是針對對方的回應,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行——其中,修飾一下表達,讓說話更具"情商",也是不錯的做法!
例如對于某個餐廳的評價,別人覺得不好吃,你就直接說:"我覺得還行啊!不是說很好吃,但還能接受!"
不要害怕你的相反意見,會惹起別人的不快,你的言語又不過分,而且又不是涉及到個人底線的事情。沒關(guān)系的。習慣了之后,你自然就不會害怕聊天了。
當然,這同時也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就是懂得從對方的話語中,搜集到回應的信息。
很多人不會聊天,除了不敢直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之外,還有就是無法從對方的談話信息中,找到回應的點。
所以,傾聽很重要。通過認真傾聽,找到自己可以回應對話話語的哪些點。
通常有四個做法:
1,認同,補充自己認同的信息;
2,否認,闡述自己否認的理由;
3,提出疑問,向?qū)Ψ剿魅〗忉?
4,細化信息,深入了解某個主題。
前三點都知道怎么回事了,別人說"愛情就是金錢的附屬品",你可以認同,給出自己相關(guān)的經(jīng)歷;也可以否認,說一說自己不同意的理由;更可以提出疑問,問對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看法。
但第四個做法,則可以讓話題變得更豐富,針對某個點的信息,進行細化、拆解。如:
"如果你說愛情這個‘附屬品’,指的是努力賺錢后所隨之而來的東西,我會比較認同這個說法,但如果說,它是金錢能夠買來的東西,我就不太認同了。"
針對這一點,大家進行討論,那么聊天的話題就會得到拓展,而不是聊個一兩句就結(jié)束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都用到第四個方式去擴充聊天話題,例如"某個親戚的女兒結(jié)婚了",三姑六婆聚在一起,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細化信息去聊天,諸如"嫁給誰"、"對方家庭背景怎樣"、"做什么工作"之類的,抓住不同的點去深入拓展這個主題信息。
平時聊天你的時候,懂得怎么運用信息,提供有效的信息量,挖掘不同的回應點,你的表達能力自然不差。
只要懂得運用上述這些知識,精進自己的口才,也不是什么難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