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不太適合過度分解任務
醫(yī)科和工科的學生普遍喜歡去分解任務,各個擊破,這可能對你的專業(yè)課是有效的。
因為醫(yī)科和工科都屬于科學思維,要想實現(xiàn)A,必須先弄完B,要想得到B,必須先搞C。
所以我們學英語普遍是先滾去背單詞,單詞背完了,才能看句子,句子搞完了才能搞閱讀,閱讀都讀懂了,才能做題。
然后,卡在了背單詞那,或者永遠在搞句子,接觸到閱讀的時候已經(jīng)很晚了,而且只要閱讀遇到障礙,*反應我詞匯不行,我句子不行,我還得回去補。真的是單詞影響了你閱讀嗎,真的是句子的問題嗎?
漢語學習也是語言習得,我認識新華字典所有的字,是不是就可以理解文章了,我弄清楚主謂賓動狀補、把字句、被字句,是不是看文章就沒有障礙了。
還有,我們學語文,有沒有分解成集中學生字、學完學造句、然后再看文章,沒有吧。
讓你連續(xù)的記生字,你也得瘋了,那你為什么覺得自己可以堅持每天只記單詞呢,毫無獲得感吧。
有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我單詞、句子不行,我閱讀肯定不行啊,是必先利其器,但你磨了一輩子刀,你倒是砍樹啊,不砍樹,留著自宮嘛。
英語學習不是科學,沒有什么先集中搞A,再集中搞B這樣的規(guī)律,它重視的是綜合性,閱讀理解的名字是comprehensive reading,又不是分解閱讀。
閱讀在這個月內(nèi)要上,不在乎讀懂讀不懂,也不用閱讀后面的選擇題,它的作用是改變你的分解式的思維習慣。
單詞壘起來就是句子,句子壘起來就是文章,這種觀念要改變。
看到閱讀,克制住標注每個生詞的沖動,算是成功了*步。
安全屋群內(nèi),動詞小課堂會一直講完,動詞不扎實的可以聽一聽。
英語學習很難獲得非常*的體驗
無論是單詞,還是句子,理解起來都應該是帶有一定的彈性和模糊性的。
比較清晰的是文章作者的思路和邏輯,一旦你執(zhí)念于單詞的*意思、句子的*意思,文章的思路和邏輯就看不到了。
所以英語學習很難獲得1是1,2是2的*體驗,你要去適應,而不是排拒。
你要知道,作者寫文章并不會為了獲選*研究生入學考試采納資格,而是有他本身的寫作目的和寫作意圖。
比如我寫這篇文章,如果你看到了工科、醫(yī)學學英語的不同,那你依然著眼點在事實上。
如果你能想到我是想讓學生不要再因為*差異性和思維定式受累于英語,那你就抓住了本文的靈魂,這個時候你再看我描述的一些事實,這些事實就能連綴起來,而不是孤立的事實。
而如果你理解成,我是為了搶英語老師飯碗,那從根子上就錯了,即便你看到了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理解上也會有偏差。
所以,英語的閱讀,你得放下*體驗的執(zhí)念,與文章作者共情,你不是你,你是作者,會突然開竅。
英語沒有學完的那一刻
我看不少學生的復習安排是,前期我只復習英語和數(shù)學,專業(yè)和政治先不看。這樣我可以集中精力把英語弄個差不多,后期我再集中精力弄專業(yè)和政治。
這種時間配置會害死你,英語作為語言,沒有特別明確的學完的邊界,換句話說,它永遠學不完。
而且它的學習飽和時間更短,你可以搞一下午專業(yè)課,但你要學一下午英語,腦子是木的,為啥,過飽和時間了。
所以,我覺得很多學生前期英語用力過猛,到了暑期以后,覺得好像也沒啥長進,不弄了,你作死啊。
閱讀是要持續(xù)到考研前的,至少隔個三四天,得安排幾篇。
英語是持續(xù)性學習,你學了是沒大長進,但你停下來,斷崖式的退步。所以,你別指望前期把英語學完,完蛋倒是有可能,稍微收一收,持續(xù)投入。
英語閱讀理解的突破,你們會以為只是單詞和句子,其實更重要的是思路和邏輯。
還有,不存在適用于所有人群的英語學習法,只要一個方法用了20天,沒啥用,不要懷疑自己的努力,換方法。
單詞不要太倚重方法,閱讀不要太相信努力,你們很多人都是倒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