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來,全球各地掀起了一陣歌唱熱朝,不管從電視選秀節(jié)目或如雨后春筍般的歌唱教學系統(tǒng),唱歌成了一項「國動」。但這些成為扎實穩(wěn)健唱將的必要「入門觀念」,你都知道了嗎?以下分享 5 個聲樂練習小秘訣,讓你把歌,唱好 唱滿! 一、呼吸永遠是重要的 呼吸之于歌唱,就像是一輛車的油門一樣,若沒有 吸足、吸對氣,便發(fā)動不出流暢的聲音,上頭再多的聲音技巧變化都是枉然。除了會對喉嚨造成具殺傷力的傷害外,聲音少了基底的支撐,聽起來浮浮的,自然不會誠懇,便很難打動人心。 那到底要怎么知道自己吸對了沒有呢? 所謂的「腹式呼吸」指的僅是在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下,吸氣肚子隨之脹起、消下的連動,因為我們知道,在科學的角度上,氣體能實際吸到的范圍只到肺部而已。腹式呼吸旨在校正現(xiàn)代人因壓力過大,而習慣性的用胸式呼吸法,導致呼吸無法深沉的問題。 二、鍛煉你的歌唱肌群 常常感覺唱歌無力、聲音太虛嗎?是時候啟動你的歌唱肌群了!唱歌是一件需要整合并同時運用多重部位的「運動」,就像健身一樣,這些部位是要透過長時間的鍛煉才會變得有力, 也才能在聲音的表現(xiàn)上聽得出明顯的突破,特別是在丹田的持續(xù)力跟胸的支撐力上,如果這兩個地方偷懶不使力,就會逼得喉嚨得用力!鍛煉「歌唱肌群」的另一個好處是能讓喉嚨長久保持健康!建議有心想深入歌唱的朋友,可以先試著去上上看短期的歌唱課程,因為歌唱畢竟還是屬于較抽象的一種內(nèi)化狀態(tài),初期會需要有人親臨身旁指導、推你走向正確的發(fā)聲路途。 三、兼顧嘴型、咬字、舌頭的靈活運用 在把呼吸練順、肌肉強健后,接下來要注意的是聲音的出口-嘴巴的部分了,嘴型跟舌頭除了會影響音色的亮度和集中度之外,還會牽扯到喉嚨是否能完全的處于放松狀態(tài),一般來說,舌頭的位置是要平躺在下顎并且輕輕頂著下排牙齒,這個姿勢能避免喉嚨用到力以及堵住要出來的氣流。 偶爾做一些舌頭跟臉部的運動,去觸發(fā)一些我們平時不會使用到的肌肉,使之變靈活。咬字勢必要從「念」歌詞開始,可以先用夸張的方式把每一個字念過一遍,讓嘴巴充分擴張后,再收斂為正確的發(fā)音幅度,確實把每個母音發(fā)音到位,等確定能念順、唸準確之后再開始用唱的才能事半功倍喔! 四、從把話講好開始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會在某些人的聲音裡找到一份安定,覺得聽他說話就是很舒服、很有說服力,然而有一些人的聲音卻顯得焦躁、漂浮,讓人覺得怎麼才聽他說兩三句話就覺得有種壓迫感,讓人喘不過氣來。 其實,背后原理跟唱歌極為相似,就是氣不順、發(fā)聲位置不正確所導致的,說話跟唱歌間的關系密不可分,你怎么說話你就怎么唱歌,所以把每一次的說話都當作是一種訓練,切記不要懶,把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好好講清楚,試著用對的共鳴位置發(fā)聲,你的歌唱實力便會有所突破了! 五、解套心靈枷鎖:你的能量對了嗎? 現(xiàn)代人常常會有講話聲音模糊、卡在喉嚨,胸腔凹陷、身體僵硬、沒有太開心的笑容等等的問題,這代表囤積已久的壓力該做些調(diào)適了,不去處理的壓力及不誠實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都會成為阻塞能量的要害,而能量不通你的呼吸怎么吸便都無法順暢。這時試著從心靈著手,解析自己倍受壓抑的原因,深入探究,溯其源頭,并且對自己誠實。在解開這些枷鎖后。
你會發(fā)現(xiàn)聲音忽然間就通了!甚至連個性上也會變得較為圓融、豁然開朗、更懂得做自己,在化解生活中衝突后,你找到的生活平衡狀態(tài)會成為歌唱上的墊腳石。唱歌就像是一種「修行」需要慢慢耕耘唱歌其實是一種修行,要持之以恆、日復一日的每天做這些基礎練習確實一點也不容易,有好多的細節(jié)要注意,需要好大的耐心,但就是因為有這門檻的存在,才能顯現(xiàn)到達彼岸的可貴與決心;當每一次靜下心來好好經(jīng)營自己,認真呼吸、認真運動、認真生活、認真睡覺,便自然能體會一首歌情感的雋永,而當你能領悟到這貫徹人類千古世紀的情感之流時,離詮釋出一首動人心弦的好歌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