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是一套被反復使用、多數(shù)人知曉的、經過分類編目的、代碼設計經驗的總結。使用設計模式是為了可重用代碼、讓代碼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證代碼可靠性。 毫無疑問,設計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統(tǒng)都是多贏的,設計模式使代碼編制真正工程化,設計模式是軟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廈的一塊塊磚石一樣。項目中合理的運用設計模式可以完美的解決很多問題,每種模式在現(xiàn)在中都有相應的原理來與之對應,每一個模式描述了一個在我們周圍不斷重復發(fā)生的問題,以及該問題的核心解決方案,這也是它能被廣泛應用的原因。我會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本章的學習,希望廣大程序愛好者,學好設計模式,做一個優(yōu)秀的軟件工程師!
一、設計模式的分類
總體來說設計模式分為三大類:
創(chuàng)建型模式,共五種:工廠方法模式、抽象工廠模式、單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結構型模式,共七種:適配器模式、裝飾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觀模式、橋接模式、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為型模式,共十一種: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觀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責任鏈模式、命令模式、備忘錄模式、狀態(tài)模式、訪問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釋器模式。 其實還有兩類:并發(fā)型模式和線程池模式。用一個圖片來整體描述一下:
二、設計模式的六大原則
1、開閉原則(Open Close Principle)
開閉原則就是說對擴展開放,對修改關閉。在程序需要進行拓展的時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碼,實現(xiàn)一個熱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話概括就是:為了使程序的擴展性好,易于維護和升級。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類,后面的具體設計中我們會提到這點。
2、里氏代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換原則(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對象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 里氏代換原則中說,任何基類可以出現(xiàn)的地方,子類一定可以出現(xiàn)。 LSP是繼承復用的基石,只有當衍生類可以替換掉基類,軟件單位的功能不受到影響時,基類才能真正被復用,而衍生類也能夠在基類的基礎上增加新的行為。里氏代換原則是對“開-閉”原則的補充。實現(xiàn)“開-閉”原則的關鍵步驟就是抽象化。而基類與子類的繼承關系就是抽象化的具體實現(xiàn),所以里氏代換原則是對實現(xiàn)抽象化的具體步驟的規(guī)范。—— From Baidu 百科 3、依賴倒轉原則(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這個是開閉原則的基礎,具體內容:真對接口編程,依賴于抽象而不依賴于具體。 4、接口隔離原則(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這個原則的意思是:使用多個隔離的接口,比使用單個接口要好。還是一個降低類之間的耦合度的意思,從這兒我們看出,其實設計模式就是一個軟件的設計思想,從大型軟件架構出發(fā),為了升級和維護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現(xiàn):降低依賴,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則(最少知道原則)(Demeter Principle)
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則,就是說:一個實體應當盡量少的與其他實體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統(tǒng)功能模塊相對獨立。
6、合成復用原則(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則是盡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