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兒童生長的敏感期來教育兒童
什么是教育的敏感期?敏感期是指孩子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每一段時期都會出現對某種認知或事物特別感興趣的事,如果我們了解了兒童發(fā)展的這些特殊時期,順著兒童的喜好來制作教育計劃,孩子就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這領域的知識或事物,這個時期的教育就稱之為孩子學習某種東西或事物特性的敏感期教育。敏感期是幫助孩子學習的內在推力,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好在相應的敏感期教育相應的內容,孩子就會喪失了*的學習時機,日后想重新學習此項知識,則需要花費比此時多好幾倍的時間,而且效果不明顯。所以我們要運用這股動力,幫助孩子更快捷、輕松地完成智力、性格、心理的提高和發(fā)展。
一、首先,我們要了解不同階段孩子的不同敏感期
2—9個月,語言發(fā)育敏感期;
4—7個月,味覺發(fā)育敏感期;
6—11個月,咀嚼發(fā)育敏感期;
1歲半前,情感發(fā)育敏感期;
1歲左右,動作發(fā)育敏感期;
0--3歲,撫觸的關鍵期;
1歲半--3歲,細節(jié)培養(yǎng)敏感期;
出生后幾個月開始一直到6歲左右,雙眼視覺發(fā)育的關鍵期;
1—2歲,口頭語言學習的關鍵期;
1—3歲,身高成長的關鍵期;
2歲半后,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
2—3歲,計數能力開始發(fā)展的關鍵期;
2—4歲,秩序敏感期;
3—5歲,發(fā)展音樂能力的關鍵期;
4—5歲,學習書面語言、掌握用筆能力的關鍵期;
3—8歲,學習外語能力的關鍵期(3—5歲是口語,6—8歲是書面語言);
5歲左右是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期,學習加減法速度很快;
5—6歲是掌握漢語詞匯,理解詞匯意義的關鍵期。
二、如何捕捉新生兒敏感期
3歲前的寶寶主要通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取對外界的認知。也就是主要以家長環(huán)境為主導,缺乏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有些孩子說話前言不答后語,讓人啼笑皆非。和他說什么他都會信以為真,用大人的話是,這時期的孩子“傻呼呼”的。
3歲以后,孩子開始具有了分析、判斷事情的能力,最讓家長印象深刻的是:他開始不停地問“為什么”,如果你回答得不合情理,他馬上可以反駁你。因此我們要設計不同的感官訓練活動,比如:6—11個月是咀嚼發(fā)育敏感期,我們就要開始讓孩子多練習咀嚼,如買專用的咀嚼餅干,把胡蘿卜切成長條型,讓他們多練習咀嚼,食物方面就不要再弄成糊狀喂食了,而是加些帶有粒狀的食物,練習寶寶的咀嚼能力。
有些家長頭痛為什么自己的子女到了5、6歲了,吃起飯來還是慢吞吞的,經常咽不下去。其實就是在咀嚼敏感期時得不到很好的鍛煉造成的。
三、敏感期教育要注意的事項
1) 尊重孩子,想信孩子有能力去自己完成
有些家長喜歡左右孩子的決定,覺得他們什么都不懂,不可能完成生活的細節(jié),其實,恰恰相反,孩子天生具有的學習能力比大人還要強。我們要相信他們,信任他們,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同樣的信任我們,
2)觀察孩子的敏感期
雖然敏感期被學術地劃分了階段,但有些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會略有提早或推遲,比如有人說話早,有人說話遲,這與天生的性格也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家長們要做到了解孩子,通過多溝通,多理解,才能真正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
3)提供適當的學習環(huán)境吸引孩子
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三個導,在孩子固執(zhí)時要注意疏導、在辨別是非時要注意引導,在為人處事時要注意指導,而且,家里長輩要上下一置,給孩子提供了個正面學習的環(huán)境,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4)鼓勵多探索、多嘗試
探索與嘗試是用感知與經歷去認識周圍環(huán)境,孩子天生就喜歡探索與嘗試,多嘗試探索,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己發(fā)現問題,提高自信,所以,當孩子有嘗試欲望時。只要是危險性或侵犯他人的,我們應盡可能的滿足孩子的需求。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
*傳統(tǒng)的父母都喜歡干涉孩子的行動,試想想,當孩子熱衷于某種感興趣的事物時,大人們總是指手劃腳,過多干預,會變成什么后果。我們要做的,不是全管,也不是不管,而是指導適時予以協助。
0~6歲孩子的大腦是一座蘊藏著巨大潛能的寶庫,睿思獨有的天賦潛能開發(fā)教學體系就是開啟這座寶庫的金鑰匙!
睿思幼兒園擁有全云南省獨有的兒童天賦潛能開發(fā)教學體系,以日本七田式全腦潛能開發(fā)為基礎,融入國際開發(fā)天賦潛能最有效的經典游戲教學法,圍繞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以游戲的方式進行,使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接受理解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聯系人:黃老師
網址:/
學校地址:昆明市官南大道65號福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