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三件事吃飯、吃苦、吃虧
人生在世總的來說,離不了三件事:吃飯、吃苦、吃虧。這三件事能伴隨一個人成長并影響其一生,所以,教育孩子,也必然要教育他這“三吃”。
1、“吃飯”。
吃飯是我們常見的日常行為活動,卻不見得人人都會吃,從吃飯便能看出一個人的心地品質(zhì)。面對一桌飯菜,當今的我們常常缺少一種尊重、一份珍惜,以及一念感恩。幾歲的孩童就會吟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一轉(zhuǎn)身,便跟著爹媽親友有樣學樣地在桌上挑挑揀揀,對不喜歡、不合心情的菜隨意浪費。
且不說學佛修道之人臨齋時的鄭重,單說我們的文化傳承之中就有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殷殷教誨。古人念農(nóng)耕之苦而反思己身“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而又發(fā)懺悔恭謹之心“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在物質(zhì)生活日益豐足的當今,我們是否還能有這一份尊重與恭謹?
再看那樣式各異擺滿了一桌子而后大部分被浪費了飯菜,再看那挑挑揀揀一場饕餮之后狼藉一片的餐桌,再看那些被掉在桌上地上或者被留在碗盤中視若不見的飯粒、菜葉……
教會孩子吃飯,不只是教育孩子餐桌上的規(guī)矩,更是我們言傳身教地去和孩子一起學習為人之本,去傳遞一顆知禮感恩恭謹之心,去了解體悟惜福的意義。
2、吃苦
現(xiàn)在的父母總喜歡說不讓孩子受苦,你不讓孩子受苦,天會讓孩子受苦。什么意思?人來到世界上,都是帶著苦樂來的,有幾分福報,就用幾分。多吃苦,是了苦,不要覺得你不讓孩子苦,他就能不苦,雖然父子,但身心命運都無法代替。佛是自己修的,苦是要自己了得,誰也替代不了。
有的家庭很喜歡寵溺孩子,什么活都不讓孩子干,大事小事都是長輩在忙,這樣把孩子當成老祖宗來伺候,實際上很損孩子的福報。還有的人就想著,為孩子謀幸福,賺了大筆錢留給孩子,甚至用非法的錢給孩子,這樣子不是害了他嗎?許多人留了許多錢給孩子,都給孩子子敗掉了,讓孩子嬌生慣養(yǎng),結(jié)果孩子就不聽話。
現(xiàn)實中有太多例子證明,吃不了苦的孩子在慢慢成長后也無法真的享福。都說“先苦后甜”,成長更應(yīng)該順應(yīng)這種天然的規(guī)律,別讓家長的愛成為孩子成長的阻礙,好的教育,應(yīng)該讓孩子去受苦,讓他去成長。有錢了,不要拿來溺愛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去布施做善事,積累福德,培養(yǎng)善心。
3、吃虧
大人都怕吃虧,其實虧不虧呢,只有天知道。一般覺得,好處給別人占了,這就是吃虧。那是凡夫上講的。凡夫就怕吃虧,怕好處給別人占,去買東西,都要討價還價。減少幾塊錢買到,就覺得自己賺到了。怕吃虧不好,只想從別人那里得到好處,那個是乞丐心態(tài)。
話說,兩人死后到地府中,閻羅王問兩個人,你們脫胎做人,想要你給別人東西,還是別人給你東西。甲說,我當然想要別人給我東西。乙說,我想要能給別人東西。兩人就去投胎了。甲一心想要別人給他東西時,他投胎就做了乞丐。乙呢,就做了大富長者,樂善好施。
人一心就想從別人那里得到好處,有了好處就沾沾自喜,這是貪心作祟。有句話講“貪心常得餓鬼身”,貪心讓人墮落,一心想從別人那里得到好處,卻不肯布施給別人,在輪回中墮落成餓鬼,吃飯都變成灰燼。
那佛菩薩呢,就沒有自私自利,而是念念都為別人想,所以名聞滿十方,九界眾生同瞻仰。我們不要學餓鬼,要學習佛菩薩。王善人講的,不化性,念破嘴,還是地獄一條鬼。什么叫做化性?要學會把好處給別人,慢慢的,就達到了佛說的破我執(zhí),破除我所,這樣才能和天道合一。與天道規(guī)律相應(yīng),這樣才是真正的健康,身心自在。老話講“吃虧是福”,也是這個道理,所以要教育小孩子這三點。
0~6歲孩子的大腦是一座蘊藏著巨大潛能的寶庫,睿思獨有的天賦潛能開發(fā)教學體系就是開啟這座寶庫的金鑰匙!
睿思幼兒園擁有全云南省獨有的兒童天賦潛能開發(fā)教學體系,以日本七田式全腦潛能開發(fā)為基礎(chǔ),融入國際開發(fā)天賦潛能最有效的經(jīng)典游戲教學法,圍繞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以游戲的方式進行,使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接受理解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聯(lián)系人:黃老師
網(wǎng)址:/
公司地址:昆明市官南大道65號福達路口